诗词大全

《上史魏公寿三首》

中书考已敌汾阳,神气清明骨更强。
客倒壶觞弄风月,酒阑灯火事文章。
传家正有书千卷,积庆真成笏一床。
看取西湖共长久,年年菊会答秋光。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上史魏公寿三首》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书考已敌汾阳,
神气清明骨更强。
客倒壶觞弄风月,
酒阑灯火事文章。
传家正有书千卷,
积庆真成笏一床。
看取西湖共长久,
年年菊会答秋光。

诗意:
这首诗词是孙应时向史魏公致敬的作品。诗人赞颂史魏公的才学和文采,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的欣赏之情。史魏公是一位聪明清晰、才干出众的人物,他的品质和才华使他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诗人通过描绘他倒壶觞、娱乐风月的场景,以及烛光和酒香中的文学创作,展示了他的卓越才华和成就。诗人还提到了史魏公家族的世代传承和庆祝,以及对西湖美景的共同欣赏,表达了对他长久福寿和文学成就的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史魏公的才学和品质,以及他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卓越成就。诗人通过描述他倒酒、赏月的场景,展现了他在闲暇时刻的优雅和娱乐,同时也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才华。诗词中提到了史魏公家族的世代传承和庆祝,显示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和家族的繁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史魏公长久福寿和文学成就的祝福,并以西湖和菊花作为象征,展现了秋光和美景的回应。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史魏公的卓越才华和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对文学成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才学和文化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赞美和祝福的情感,以及对文学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 《题唐执中书楼》

    吾州唐子他州无,闭户偏读家藏书。志气颇闻已山立,神仙固自多楼居。终日坐忘对燕几,有时出游骑蹇驴。人生如此自可尔,勿羡新贵高门闾。

  • 《感秋别怨》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 《麻姑山》

    瑶林猿啸春坡月,玉渊蛟舞秋崖雪。伊独脯麟饭胡麻,仙爪肯理君毛发。往事王远徵蔡经,苔碑寂寞颜真卿。嗅柑羽人叫无处,一鹤飞上寻真亭。

  • 《训儿童儿首·洒扫》

    奉水微微洒,恭提帚与箕。室堂须净扫,几案亦轻麾。

  • 《为三状元咏》

    翀峰龟岭与龙屿,三处山川实壮哉。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