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逍遥咏》

凡流学者不坚持,生灭门中故不知。
走缩阴阳无住相,非难非易细推之。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逍遥咏》是宋太宗撰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凡流学者不坚持,
生灭门中故不知。
走缩阴阳无住相,
非难非易细推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流于表面的学者的批评,他们没有坚持真正的道德准则,所以无法领悟生死的奥秘。诗词强调了阴阳变化的无常性,表明人们无法凭借表面的知识和简单的思考来理解这种变化。只有通过细致的思考和探索,我们才能逐渐领悟阴阳变化的真相。

赏析:
《逍遥咏》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哲理。通过对学者的批判,作者强调了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思考,才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和逍遥的境地。

诗词中提到的阴阳变化,是中国哲学中重要的概念。阴阳代表着宇宙的两个对立面,如阴阳、生死、阳气、阴气等。诗词中描述了阴阳无常、无所依托的特性,强调了人们需要超越对现象的简单理解,而进行深入思考、细致推敲,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奥秘和真相。

《逍遥咏》在简洁的文字中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启示人们要超越表面的知识,追求智慧和真理。这首诗词呼应了宋太宗时期强调思辨与实践的学术风气,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学术研究和人生追求中要保持谦逊和持久的努力。

  • 《行圃二首》

    摘杞搜枯梗,攀花脱脆包。蝶呈新样粉,柳送隔城梢。

  • 《白莲》

    花头素片剪成冰,叶背青琼刻作棱。珍重儿童轻手折,绿针剌手却渠憎。

  • 《和鲍倅》

    彯缨谁不是王臣,抗志如今有几人。坠典固尝深探讨,颓纲犹未许弥纶。拟归旧隐消残腊,旋买新田作好春。圣主搜扬方侧席,不应无术济生民。

  • 《和张伯子韵》

    士流竞弹冠,州牧纷劝驾。器识在所先,文艺乃其亚。朅来同抱关,因得奉馀暇。软语杂嘲谑,小酌见蕴藉。官禁不通风,门键那容罅。豹斑纵未窥,鲸背几思跨。君来怪已三,我到嗟方乍。前头万木春,当户三星夜。弃甲勿复来,背城宁一借。新诗抵骊珠,归橐何妨诧。

  • 《次仲庸初冬即事二首》

    君家秋实洞庭种,小子持来独未黄。莫作苏州书后梦,只今正欠满林霜。

  • 《同诸公饯望元因宿谷隐以何当风雨夜复此对床》

    雨气天末来,暝色江皋起。层林蔽楼观,黯淡水云里。匹马何所从,翩翩五公子。异时天一方,相遇忽在此。温言各慰惜,道旧半悲喜。熠熠萤度帏,泫泫础流泚。他乡念羇旅,况复饯行李。一笑未易阑,相望迹千里。秋江冒后土,余潦满沟浍。行人泥没輈,腐黍乱荒荟。结客山中游,风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