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勤恤忧劳,夙夜匪怠。
政教犹豫,从诫中外。
三皇致理,百姓为心。
不严而肃,自古从今。
刑赏不忒,后代为箴。
求已之短,利害知深。
就人所欲,良吏不酷。
绳直於木,政无反覆。
旰食宵衣,无是无非。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太宗的一首诗词,它表达了对于治理国家的态度和原则。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

勤恤忧劳,夙夜匪怠。
政教犹豫,从诫中外。
三皇致理,百姓为心。
不严而肃,自古从今。
刑赏不忒,后代为箴。
求已之短,利害知深。
就人所欲,良吏不酷。
绳直於木,政无反覆。
旰食宵衣,无是无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宋太宗对于治理国家的态度和原则。他强调要勤勉忧劳,不论日夜都不懈怠。政治和教育要坚定不移,不能受到外界的干扰。三皇(指中国古代的三位传说中的圣君)以理治国,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治理既要严肃庄重,又要符合古今的普遍法则。刑罚和奖赏要公正无私,成为后代的法则和规范。对于自己的不足,要不断追求改进,明白利害的深刻。政府应该满足人民的需求,而不是任意妄为。就像绳索拉直了木材一样,政府的治理应该稳定而不反复。早晚吃饭、白天黑夜穿衣,没有对错之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宋太宗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理念。他强调了勤勉和不懈努力的重要性,以及政治和教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诗词中提到的三皇和百姓,强调了国家治理的根基是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同时,他还强调了刑罚和奖赏的公正性,以及对自身不足的不断追求和改进。最后的两句表达了政府应该满足人民的需求,而不是随意妄为,并且政府的治理应该稳定而有序。

这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治国思想,展示了宋太宗作为一位明君的理念和追求。它既是对于宋太宗治理国家的总结,也是对于后世君主和政治家的倡导。通过对于政治和社会原则的阐述,这首诗词体现了宋太宗在统治时所秉持的理念和价值观。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