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便稳睡,眼暗总迷云。
树湿直如沃,花香不待焚。
燕归如旧主,蜂健有新君。
莫怪今非昔,从他聚必分。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山斋排闷》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山斋中排解烦闷,耳聋使我得以安稳入眠,视力昏暗总是模糊不清。雨后的树木湿润得像浇过水一样,花香并不需要点燃即可散发。燕子回归如同昔日的主人归来,蜜蜂依旧勤劳,但有了新的君王。不要惊讶现在与过去不同,因为聚在一起的必然会分散。
诗意:
《山斋排闷》描绘了舒岳祥在山斋中排遣烦闷的情景。他以自己的身体不适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化和转变的理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树木湿润、花香四溢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喜悦与希望。燕子回来,蜜蜂依旧勤劳,但有了新的主人,这象征着世事变迁,人事无常。最后的一句“莫怪今非昔,从他聚必分”,表达了对于变化的接受和珍惜,以及人事纷繁中的无常与离散。
赏析:
《山斋排闷》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从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然的心态,诗人没有被自身的病痛和世事变迁所困扰,反而在山斋中寻找到了一种宁静和放松。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如树木湿润、花香四溢,给人以愉悦和希望的感觉,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变化和离散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使人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宁静、淡泊和豁达的情绪。
舒岳祥作为宋代的文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与思考。《山斋排闷》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生活中烦恼和困扰的排遣和释放。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舒岳祥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不妨行细输先手,自觉心粗愧撞头。局破腰间斧柯烂,洗清凡骨共仙游。
轧轧推危辙,听鸡独早行。风吹宿霭散,月照华山明。白首东西客,黄河昼夜清。相逢皆有事,唯我是闲情。
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宜醉金钗。且留取垂杨,掩映厅阶。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
年来朋旧少,大半已雕零。人物如吾子,共谓上青冥。行年才五十,叹惜负平生。忆子初见我,我意已先倾。爱子器识远,伫子功业成。纵不登要路,亦必享遐龄。贰邑曾未久,早已闻政声。方将脱选调,荣养娱亲庭。天公亦何事,于此独无情。一旦弃我去,不复见仪形。痛伤风月夜,空对
忍寒搜句意何如。正因我、腹焦枯。茶灶火慵嘘。高阳侣、元非姓卢。佳章联叠,新醅寥落,飞梦绕兵厨。新酿取来无。要亲与、梅花饯途。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