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洞宿云》

悠然岸帻看云归,出处无心也太奇。
未是为霖苏旱日,出山不似宿岩时。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西洞宿云》是舒岳祥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悠然岸帻看云归,
在宽阔的岸边,我戴着斗笠静静地观看云归的景象,
Leisurely I stood on the bank, watching the clouds return,

出处无心也太奇。
出处无意之间却显得太过奇妙。
unintentionally witnessing such a marvelous scene.

未是为霖苏旱日,
并不是因为酷热的夏天或干旱的季节,
Not because of the rainy or dry days,

出山不似宿岩时。
而是离开山林后,并非宿于岩石的时刻。
but the moment when leaving the mountains and not dwelling in the caves.

诗意:
这首诗以宁静、自然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在岸边戴着斗笠静观云归的情景。作者不是刻意出来欣赏云归的,而是无意间被这奇妙景象所吸引,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诗中作者并未为了避开酷热或干旱的天气而离开山野,而是在这个离开山林的时刻,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西洞宿云》这首诗以舒岳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诗中的主人公戴着斗笠,站在宽阔的岸边,静静地观看云归,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姿态。作者以淡泊的心情,描绘了云归的美景,形容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这首诗词通过云归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超脱尘世的心态和对山林生活的留恋之情。整首诗意境明快,语言简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感悟,给人以宁静、舒适的美感体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