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湘娥剪晓冰,枝头五出幻飞霙。
夜来鹤踏高枝折,撒下阶前碎月明。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一月初三日,我插着梅花在古罍中洗涤,其中的情感因此成为了四首绝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诗人插着梅花洗涤古罍,触发了他的思考和情感表达。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诗词传达了对冬季景象的观察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寒冷的冬季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梅花和冰霜,展现了冬日的冷峻和凛冽。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希望,尽管在寒冷的季节,梅花仍然勇敢地绽放。诗人将插梅花洗罍的场景与思考和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和情感的抒发。
诗词中出现的“幻飞霙”和“碎月明”是对冰霜的形象描绘,形容了梅花枝头上冻结的霜花。这些意象给诗词增添了冬季的氛围和寒冷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象的赞美。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舒岳祥对冬季景象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词中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寒冷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给读者带来深思和感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