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云门和尚赞》

开雪峰口,出睦州气。
袖手俨然,眈眈虎视。
我说是言,有语无义。
石火电光,咄哉钝滞。
伽梨勃窣知是谁,有人续得末后句,许尔亲见渠侬。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云门和尚赞》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开启雪峰之口,离开睦州的气息。
袖手而立,目光如虎般盯视。
我说的话是有词无义之言。
石头迸发出火花,电光闪烁,咄哉啊,迟钝而呆滞。
谁知道这是伽梨勃窣,有人续写了最后一句,你能亲自见证那人。

诗意:
《云门和尚赞》通过描绘一幅景象,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于言语的质疑,认为有些言辞虽然说出来了,却缺乏真正的意义和内涵。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通过描述石头迸发出的火花和电光,表达了对现实的呆滞和迟钝感到不满的情绪。诗的最后,作者提到了伽梨勃窣,同时暗示了有人续写了最后一句,邀请读者亲自见证这位续句者。

赏析:
《云门和尚赞》以简洁而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感悟。诗中使用了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和意象,通过石火电光的形象描述,传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的冷漠和迟钝的感受。这种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反映了作者对于虚伪和空洞言辞的不满,以及对真实和内涵的追求。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续句者,给予读者一种期待和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呼应了诗中对于言辞的质疑,暗示了续句者的存在可能会给诗的意义带来新的启示。整首诗以简练而独特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作者独到的思考和观察力,引发读者对于现实和言辞的思考和反思。

  • 《简郑高士二首》

    忆昔西湖北,闲寻隐士庐。水滨维舴艋。屋角认棕榈。红出仙人酒,黄披老氏书。写真元有约,隔岁定何如。

  • 《垂虹》

    忆着前游十四年,三高祠下夕阳船。无钱买得鲈鱼鱠,吟就橘花香里眠。

  •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 《见率斋王帘使》

    汉唐礼乐成三代,南北车书又一家。鸣鹿歌诗将意厚,臣忠端出自宾嘉。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鸥社同盟交最久,兔园授简事堪悲。开元才子多佳句,借向宫人笛里吹。

  • 《送友人东归》

    远涉期秋卷,将行不废吟。故乡芳草路,来往别离心。挂席春风尽,开斋夏景深。子规谁共听,江月上清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