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误入葛洪家,说尽天涯话。
尔我无自性,常光遍天下。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为福胜分第十一》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误入葛洪家后,与葛洪进行交谈,尽述天涯琐事的情景。诗中探讨了自我本性的无为福胜之道,以及内在的智慧与光明在世间的普遍存在。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误入葛洪家,
说尽天涯话。
尔我无自性,
常光遍天下。

这首诗的诗意深邃而富有禅意。作者形容自己误闯进葛洪家中,与葛洪对话时,尽述了天涯海角的琐碎事物。通过这种场景的描绘,作者在传达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境界。诗中的"无自性"意味着人无固有的本性,事物的本质是空无一物的。作者通过这种理念,表达了超脱于世俗的境地。"常光遍天下"则暗示着内在的智慧与光明贯穿于整个世界。作者认为智慧与光明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词体现了佛教禅宗思想,探讨了人性、存在与智慧的关系。作者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对人间琐碎事物的超越,强调了无为福胜的境界。这首诗词具有一种超越性的意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本质,追求内在的智慧与光明。

  • 《感钱王战台》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 《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 《维阳怀古》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 《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 《和子仪送箭筍二首》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 《唐多令 寄远》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