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正无非离一安,印空圆足宝弥漫。
天魔外道从何有,体若虚空世岂干。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四字书窗以印实相》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四字书窗以印实相,
朝代正道无非离一安。
印章空圆足宝弥漫,
天魔外道从何有,
身体若虚空,
世间岂能干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作品,以四个字为题目,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禅宗思想。
诗中提到了"四字书窗以印实相",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书本和窗户,我们可以认知到真实的事物。这里的"印"指的是印章,象征着真实和正道。诗人通过书窗和印章的比喻,表达了追求真实和正道的重要性。
下一句"朝代正道无非离一安",暗示着正道的本质是一种超越朝代和时代的存在。无论是什么朝代,真正的正道都不会离开"一"的原则,指的是宇宙的一体性和整体性。
"印章空圆足宝弥漫",表达了印章的象征意义。印章的形状是圆的,象征着完整、无缺和宝贵。它的充满宝贵的内涵,散发出宝贵的光芒,弥漫在周围。
接下来的"天魔外道从何有,身体若虚空,世间岂能干扰",表达了一个禅宗的思想。天魔外道是指邪恶的力量和干扰,而"身体若虚空"则表示个体的存在与虚空无关,不受世间干扰。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人们应当超越世俗干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追求真实、正道和内心平静的价值观。它提醒人们超越朝代和世俗的束缚,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存在。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禅宗思想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书岩已奇甚,潜玉尤伟哉。李君漫盘谷,元子空峿台。神不得自秘,天应为君开。渊明如得此,应不赋归来。
伤春心事正无聊,短发萧萧任意搔。旋买茶芽清睡思,不须酒力助诗豪。生涯狭处饭多味,世路险时才忌高。我为独醒愁不奈,羡君万事赴陶陶。
天地为炉变化间,丹砂点石石成丹。丹成遗灶空陈迹,留与高人图画看。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先生种柳已居围,柳外孤亭但夕晖。如觉隐侯前日去,不知丁令几时归。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
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乱山深处有生涯,三尺渔竿一枝櫓。细读怀仁辅义书,先生於世未尝疏。我已飘然遗物去,斯言却以告司徒。参政树碑颂遗德,舍人作堂诏无极。高风之高高几何,下视乌龙六千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