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观诸佛法,不与群情杂。
声色外威仪,透过魔军甲。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依法出生分第八》
诗意:这首诗是释印肃的作品,他通过《金刚随机无尽颂·依法出生分第八》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人观察佛法的广泛世界,将自己与尘世的群情隔绝开来。在这种超然的境界中,诗人透过华丽的外表和仪式感,看到了魔军的真实本质。
赏析: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思考和体悟。诗中的“金刚随机无尽颂”表明诗人对佛法的颂扬和歌颂。他通过修行和观察佛法的各个方面,逐渐摆脱了尘世的杂念和群情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的“声色外威仪,透过魔军甲”表达了诗人对外在表象和欲望的洞察力。尽管世俗的声色和仪式感具有诱惑力,但诗人透过这些表象看到了魔军的真实本质。这种洞察力显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尘世的超越。
整首诗把握了佛法的精粹,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和解脱的心愿。通过深入思考和修行,诗人通过这首诗把自己的体悟和领悟传达给读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佛法的智慧和诗人的境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解放。
独坐孤村日日风,土阶茅舍乱堆红。不知旧院深居地,凉叶幽花剩几丛。
卞子真赏季,庄生梦还怯。
野草閒花竞赏音,萧然坐阅岁年深。当贞固日知高节,只静虚中见本心。何处乾坤无凤集,他时风雨有龙吟。向来七子皆充隐,不止山王累晋林。
傍溪种篁竹,十年望成林。不图列货殖,愿布九夏阴。变化期为至,枝叶渐萧森。忽值桑田移,根苗竟沈沈。炙筠无事书,断节少赏音。东里已寂寞,空持岁寒心。
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盖尝従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春风湖上别,携手欲何之。细问重来日,那曾有定期。舟行江路水,锡挂海峰迟。若有东南使,相逢即寄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