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三十首》

化藏经语,结般若因,度有缘众。
一卷一千,共亦不共,才出头来,便得受用。
此经无价,拟议不中。
除非自肯,破尘了梦。
见佛不空,塔成无缝。
半偈舍身,古今尊重。
劫火不烧,魔不能动。
佛祖皆宗,天龙普供。
万莫放过,千亿珍重。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偈颂三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内容深奥,融合了佛教的教义和禅理,表达了它的诗意和赏析需要一些解释。

这首诗词以佛教经典为基础,结合了般若经的因果关系,旨在度化有缘众生。诗中提到,这卷经书共有一千首偈颂,每卷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无法估量。然而,只要一开始阅读,就能立刻体味到其中的受用。

这部经典无价,任何议论和评判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除非个人自愿接受并跳出尘世的迷梦,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理。佛陀的存在并非虚幻,佛塔的建造完美无缺。诗中还提到了半个偈颂,这是对佛陀及其教义在古今中受到尊敬的肯定。

这部经典所描述的智慧之火无法被劫难所破坏,邪恶势力无法动摇。无论是佛祖还是神龙,都受到广泛的供奉。最后,诗人郑重其事地表达了对这部经典的珍视,强调不应该忽视、轻视它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揭示了佛教思想的核心,强调了修行者必须主动追求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努力。它表达了佛教信仰中的坚定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对佛教教义的深度和广泛的影响给予了肯定。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佳作。

  • 《水调歌头(万载烟雨观)》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俯晴郊,增胜既,气横空。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_。

  • 《輓苏黄门子由》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 《句》

    千金常恨邻难买,一笑那知盖已倾。

  • 《十月二十日作》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 《题画三首》

    江树何霏微,遥山苍翠里。秋风吹裳衣,人影桥下水。

  • 《经费冠卿旧隐》

    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