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三十首》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阳。
杲日丽天无不照,冰霜仁消洋。
佛说三乘十二部,会来只是一医方。
长年有病不寻药,五千余卷枉施张。
魔王眷属成群队,朝夕巴歌作道场。
唯有普庵真实要,同音异口赞吾皇。
稽首摩耶大肚皮,无忧树下手攀枝。
母子至今无觅处,落花啼鸟示全机。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偈颂三十首》是释印肃所著的一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邪法与正道的对比,以及对佛教普庵真实的赞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述了邪法如同冰霜,正道则犹如太阳。冰霜虽然有寒冷的力量,但在杲日丽天下,它的冷意也会随着仁慈的阳光而消散。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邪恶的势力终将被正义所战胜,光明将永远战胜黑暗。

接下来,诗词提到佛教中的三乘十二部经典,指出它们只是治疗众生病痛的一剂良药。然而,如果一个人长年生病而不去寻找医治之法,那么即使有五千多卷的经书也只是枉然而施张。这里用佛教经典来比喻人们对于修行的态度,强调了只有实际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利益。

随后,诗词描绘了魔王的眷属成群结队,每天都在歌颂和庆贺邪恶的场所。然而,唯有普庵(佛教中的一位高僧)才是真正值得赞颂的,因为他在不同的地方都在赞颂吾皇(指佛陀)。这里通过对比魔王和普庵的行为,表达了对于真实的追求和对邪恶力量的抵抗的赞美。

最后,诗词提到了摩耶(佛陀的母亲)和无忧树下的情景。摩耶将佛陀放在无忧树下,而佛陀则在此地证悟了人生的真理。然而,至今母子二人的下落仍然无从寻觅,只有落花和啼鸟在示意着全能的机缘。这里通过描绘佛陀的成佛经历和母子之间的遗失来表达对于人生无常和缘起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正道与邪法、善与恶、真实与虚伪的思考和赞美。同时,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修行道路的思考。

  • 《潄玉斋前杂卉皆龙图王至之所植各赋一章凡得》

    移植自西南,色浅无媚质。不竞灼灼花,而效离离实。

  • 《采桑子(三月晦必东馆大雨)》

    连朝雨骤驱春去,瓦注盆倾。不记初春。润柳催花忒有情。春光解有重来日,宁耐休争。待得秋深。听你无聊点滴声。

  •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朱门近在府园乐,杖屡过从跬步中。避暑连翩投辖宴,析酲萧洒满襟风。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

  • 《官舍竹》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 《中秋月》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 《琉璃砲灯中鱼》

    头角未峥嵘,潜宫号水晶。游时虽逼窄,乐处在圆明。有火疑烧尾,无波可动情。一朝开混沌,变化趁雷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