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九十八首》

道人到处,全示真如。
若求言句,未免区区。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道人到处,全示真如。
若求言句,未免区区。

诗意:
这位道人(指佛教中的修行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展现了真正的本性。如果追求文字句句的表达,可能会受到限制。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思想中的一种智慧观念。诗中的“道人”指的是修行佛教的僧人,他在行走的过程中,彰显了真实的佛性。这里的“真如”指的是佛性的本质,即返照自性的真实、清净和智慧。诗词的第二句提到,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文字表达,会陷入狭隘的限制之中,无法真正领悟佛性的真义。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通过简短的语句传达了深刻的哲理。释印肃用极简的文字,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即追求超越言语和概念的直接体验。这种体验超越了语言的局限,是一种直观的、非言语表达的真理。通过诗词,释印肃提醒人们,只有超越言语的束缚,才能真正领悟佛性的真谛。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了佛教的智慧和禅宗的思想。它鼓励人们超越狭隘的言语界限,直接体验真实的本性,并通过内观和禅修实践,达到超越言语的境界。

  • 《题中团寺柱》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 《龙丘途中》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 《朝中措 綦君美东海名家,大父内翰海陵朝以》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 《风雨》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 《早梅》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 《雪霁独登南楼》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