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多年枉作风尘客,不问东西与南北。
只应好住便安身,闻举汝身心似墨。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多年枉作风尘客,
不问东西与南北。
只应好住便安身,
闻举汝身心似墨。

诗意和赏析: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佛教僧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心境和追求内心安宁的哲理。

诗的开头两句“多年枉作风尘客,不问东西与南北”,意味着作者在尘世中度过了很多年,却感到自己的行为和追求都是徒劳的,不再关注世俗的东西,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地位权势。这种超脱尘世的态度,显示了佛教思想中对世俗的超越和解脱之意。

接下来的两句“只应好住便安身,闻举汝身心似墨”,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境界和建议。他告诫人们只需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居所,安身立命,不必追求过多的外在物质,而是应该关注自身的修行与境界。当感受到自身修行的提升时,心境会变得深沉,如同墨汁渲染的墨色一般。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内心安宁的境界。它呼唤人们放下功利和物质欲望,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从而达到超脱尘世的境地。这种追求和境界在佛教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人们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具有启示意义。

  • 《感钱王战台》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 《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 《维阳怀古》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 《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 《和子仪送箭筍二首》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 《唐多令 寄远》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