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九十八首》

妙指闲柴意马师,失之千里费工夫。
佛法不是这道理,拙用金毛作野狐。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妙指闲柴意马师,
失之千里费工夫。
佛法不是这道理,
拙用金毛作野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妙指、马师、金毛等事物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独特见解。诗词开篇,提到了"妙指闲柴意马师",意味着通过一根普通的柴火棍,马师能够领悟到一种妙理。这里的"妙指"可以理解为一种隐秘的指引,而"闲柴"则对应平凡的事物。接着,作者表达了获取这种妙理的困难,指出"失之千里费工夫"。这句表达了寻求真理的艰辛和付出的努力。

接下来,作者转而思考佛法本身,指出"佛法不是这道理"。这句话让人感觉有些出乎意料,因为佛法通常被视为一种寻求真理的途径。然而,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佛法的不同见解。最后一句"拙用金毛作野狐",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来表达,意味着作者将佛法比喻为一种错误的方法。这里的"金毛"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金毛狮子,而"野狐"则代表了一种与佛法不相符的东西。

整首诗词在诗意上有一定的深意,表达了作者对寻求真理的思考和对佛法的独特见解。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作者将普通的柴火棍、马师和金毛等事物与思考真理的过程相联系,表达了对真理的探索所需的努力和对传统方法的质疑。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挑战传统观念的感觉,通过反转和戏谑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佛法和探索真理的思考。

  •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因忆南园旧游》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缘识》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 《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游西湖次毛玉田韵》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