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布袋赞》

肉重千斤,智无半星。
回头转脑,昧却天真。
一处尤堪笑,街头等个人。
我当时若见,只缓缓地向他道,谢三娘秤银。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布袋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师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布袋沉重如千斤,智慧却无法涉及天上的繁星。回头反思自己,却迷失了纯真的本性。有个地方特别可笑,街头上等待一个人。如果当时我看到了他,我只会慢慢地向他道谢,感谢他的帮助。

诗意:
这首诗词以布袋为象征,表达了一个比喻意境。布袋沉重,代表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智慧却无法触及更高层次的东西。诗人回头思考自己的行为,却发现自己迷失了纯真和真实的本性。其中的笑话和等待的场景,暗示了人们在世间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荒谬和尴尬的情况。最后,诗人表示如果他当时见到了这个人,他会向他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的帮助。

赏析:
《布袋赞》通过布袋的形象,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内心的纯真和真实。诗人回头思索时,意识到自己已经迷失了本性,对这种现象感到荒谬可笑。诗词中的街头等人的场景,传达了一种期待和失望的情绪,也暗示了人们在世间奔波时的无奈和疲惫。最后,诗人表示感激之情,体现了对那个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和尊重。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迷茫。它提醒人们要警惕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自己的本性和真实的价值观。同时,诗词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部分现象,对人们追求名利的盲目行为进行了讽刺。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思考和启发,引导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

  • 《过旧宅看花》

    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今日主人相引看,谁知曾是客移来。

  •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秋心惊杵急,远目见潮回。衰日可爱也,楚风真快哉。卷开前圣对,竹动故人来。去鲁迟休怪,谋身耻自媒。

  • 《景祐亲享太庙二首》

    于穆真皇,宅心道粹。和武偃革,焕乎文治。操操拜图,封天祀地。盛德为示,函赏万世。

  • 《水亭夜怀黄八粲林六敏》

    孤亭水云深,人境自幽绝。七弦罢鸣弹,桐阴初上月。偶酌尊中醪,高卧望云阙。荷露清角巾,松飙濯毛发。寥寥天籁寒,吟咏了未辍。志偕南阜隐,兴藉东山发。同心念离居,中夜思超忽。

  • 《踏莎行(太易生日)》

    梅倚江娥,日舒宫线。老人星唤群仙宴。泛杯玉友暖飞浮,堆盘金橘光零乱。听命宽心,随缘适愿。痴狂赢取身长健。醉中等看碧桃春,尊前莫问蓬莱浅。

  • 《归自都城》

    竹树齐平绿似城,朱樱初熟粲繁星。今年趁得春归伴,买饭萧然旧驿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