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时雨光风总是吟,忧欢元不系晴阴。
醍醐未用逾玄酒,中节何须论浅深。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时雨光风总是吟,忧欢元不系晴阴。
醍醐未用逾玄酒,中节何须论浅深。

中文译文:
希望月亮得到雨水,同时也是秋天的明亮时光,人们的期望已经十分迫切,再次与之前的韵律相和谐。
时光像雨一样飘洒,风总是吟唱着,忧愁和欢乐本不受天气的限制。
珍贵的酒还未开封,超越世俗的世界,无需过多地论述节令的深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期望和渴望,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思。首句表达了对月亮得到雨水的盼望,同时暗示着人们对于事情能顺利发展的愿望。"旸"字表示秋天的明亮时光,给人一种明朗、积极的感觉。第二句则表现了时光的流转和变幻,时雨和光风是诗人对自然界的描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忧愁和欢乐都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忧愁和欢乐都不会因此而改变。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超越世俗的追求。"醍醐未用逾玄酒"表示诗人还没有品尝过珍贵的美酒,但同时也暗示了对于精神的追求与享受。"中节何须论浅深"则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生不应过于执着于节令的深浅,而是应该超越表面的虚妄,寻求内心的真实和深远。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雨水、月亮、风和酒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生和人情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相得益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整体上给人一种积极、明朗的感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人性和人生境遇的深层思考。

  • 《闻桔槔》

    岁旱田家竞作劳,车声夜半响嗷嘈。市门多少夸毗子,日晏高眠笑尔曹。

  • 《送乡先生林{左虎几换鱼右文}磻黄石讲会》

    岁暮何时更远游,刘蕡下第我色羞。阳春自古难为和,明月如今肯暗投。宿诺不轻连璧友,新盟借重扞城侯。九江傥拒鼋鳌饵,何处堪人钓钩。

  • 《友人问卜见招》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 《题斋壁》

    浩如烟海积如山,纸上陈人叫不还。白首书生无事业,一生精力费窗间。

  • 《杂兴四首》

    散帙挥毫总不忺,病怀愁绪坐相兼。苔痕作意生秋壁,树影无端上古帘。一壑等闲甘汩汩,五门平昔避炎炎。惟应数刻清凉梦,时曲颜肱兴未厌。

  • 《宫词一百首》

    鳌山彩缔耸仙峰,万盏华灯宝籙宫。金字大书双凤阙,宣和众乐与民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