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溽暑》

顽云积穹苍,天宇书沈黄。
日车亦徘徊,风力软不扬。
亭午犹蒸溽,汗泻如沃浆。
裋褐无所投,返坐闭深房。
外观俱遣绝,欲以进清凉。
烦襟竟不解,号呼投空床。
安得引扶摇,大鹏共翱翔。
拔石移三山,回波沃扶桑。
炎官丧精魄,火蛾潜遁藏。
披襟阊阖畔,爽气盈衣裳。
谁能守环堵,执热徙自伤。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溽暑》是宋代孔武仲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溽暑迷蒙的天空,积聚着顽固的浓云,使天宇笼罩着沉黄的色彩。太阳的车辆也徘徊不前,风的力量软弱无力。午时的亭阁仍然闷热潮湿,汗水如浆液般涌出。衣衫湿透无处可去,只能回到深居的房中。外面的景象都失去了吸引力,我希望通过进入清凉的内室来解脱烦躁的心情。然而束缚心绪的困扰并没有消散,只能呼喊着投身空荡的床榻。我多么希望能够像扶摇一样引领着大鹏鸟一起翱翔,拔起重山,回荡波浪,浇灌扶桑。炎热的太阳神失去了精魄,火蛾悄悄地躲遁藏匿。我敞开衣襟,感受着凉爽的气息弥漫在四周。谁能守住环境的防线,承受炎热而不自伤?

这首诗描绘了酷热的夏天,通过对天气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厌恶和不满。诗中使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将炎热的气候与作者的心情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凉舒适环境的向往和渴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自我解脱和超越的渴望,以及对困扰和束缚的无奈和痛苦的感叹。

整首诗词以炎热的天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凉环境的向往和对困境的无奈。同时,诗人抒发了对自由和超越的渴望,希望能够摆脱束缚、解脱灵魂。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体心理的抒发,凸显了对自由和舒适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和苦闷。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使读者在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于自然环境的共鸣和思考。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始知不见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

  • 《豫庵三端诗·龙竹》

    夭矫青池近,腾拿碧汉遥。微风鸣嶰管,轻雾映鲛绡。舞翠槐齐秀,蟠青松后凋。终须还直道,劲节自干霄。

  • 《秋日早朝(一作秋日候扇)》

    宵衣应待绝更筹,环佩锵锵月下楼。井转辘轳千树晓,锁开阊阖万山秋。龙旗尽列趋金殿,雉扇才分见玉旒。虚戴铁冠无一事,沧江归去老渔舟。

  • 《通化门外送别》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韵》

    我祖传六经,精义思朝彻。方舟颇周览,逸书亦备阅。墨家伤刻薄,儒氏知优劣。弱植庶可凋,苦心未尝辍。中年慕仙术,永愿传其诀。岁驻若木景,日餐琼禾屑。婵娟羡门子,斯语岂徒设。天上生白榆,葳蕤信好折。实可反柔颜,花堪养玄发。求之性分外,业弃金亦竭。药化成白云,形凋

  • 《畏事》

    畏事偷安百不能,饭蔬聊得曲吾肱。旧交梦里时时见,宿疾秋来日日增。遣闷自鉏幽圃药,扶衰犹赖故溪藤。不因顾见鬅鬙影,全是深山退院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