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垣寂寞今已久,三贤文章凤池手。
朝来不复峦山中,后至傥谁居客右。
华堂刻石映今古,秀句连章动星斗。
鸰原棣萼俱相望,龙吟虎啸生辉光。
就中贡父我故乡,况有小阮争翱翔,翩翩亦试中书堂。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三舍人题名於后省皆赋诗因寄呈刘贡父》是孔武仲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垣寂寞今已久,
三贤文章凤池手。
朝来不复峦山中,
后至傥谁居客右。
这首诗词以描述西垣的寂寞为开篇,西垣指的是宫殿的西墙。作者通过寂寞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这个地方感到孤独和无趣的心情。接着,他提到了三位贤人,他们的文章就像凤池中的珍宝,非常出色。这里的凤池是指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和祥瑞。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朝来的变化,峦山中的景色不再出现在眼前,意味着作者已经离开了原本的山野之地。而后至的人居住在这里,作者好奇地问道,是谁会来到这里作客。
华堂刻石映今古,
秀句连章动星斗。
鸰原棣萼俱相望,
龙吟虎啸生辉光。
这四句描绘了华堂上刻着的石碑,映照出历史的光芒。华堂是指宫殿内的华丽大厅,刻石上的字句连绵不绝,犹如星斗闪烁,闪动着文学艺术的光辉。而鸰原和棣萼是两种花朵的名称,它们相互望着,象征着美好的景观。最后两句以龙吟和虎啸为形象,生发出辉煌的光芒,表达了文学艺术的力量和辉煌。
就中贡父我故乡,
况有小阮争翱翔,
翩翩亦试中书堂。
在这其中,贡父是指刘贡父,作者的故乡。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小阮是指作者自己,他也渴望在文学艺术的舞台上有所斩获,争取在中书堂(古代官署中的文学机构)中有所表现。
这首诗词以描绘宫殿和文学艺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凤池、石碑和花朵等意象的运用,以及龙吟和虎啸的形象描绘,表达了文学艺术的辉煌和力量。整首诗词中透露出对文学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家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始知不见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
夭矫青池近,腾拿碧汉遥。微风鸣嶰管,轻雾映鲛绡。舞翠槐齐秀,蟠青松后凋。终须还直道,劲节自干霄。
宵衣应待绝更筹,环佩锵锵月下楼。井转辘轳千树晓,锁开阊阖万山秋。龙旗尽列趋金殿,雉扇才分见玉旒。虚戴铁冠无一事,沧江归去老渔舟。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我祖传六经,精义思朝彻。方舟颇周览,逸书亦备阅。墨家伤刻薄,儒氏知优劣。弱植庶可凋,苦心未尝辍。中年慕仙术,永愿传其诀。岁驻若木景,日餐琼禾屑。婵娟羡门子,斯语岂徒设。天上生白榆,葳蕤信好折。实可反柔颜,花堪养玄发。求之性分外,业弃金亦竭。药化成白云,形凋
畏事偷安百不能,饭蔬聊得曲吾肱。旧交梦里时时见,宿疾秋来日日增。遣闷自鉏幽圃药,扶衰犹赖故溪藤。不因顾见鬅鬙影,全是深山退院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