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陈仲美夏木图》

董元夏木不复见,俗本纷纷何足观。
陈郎笔力能扛鼎,写此千章生昼寒。
阴森似有神灵会,偃蹇直作蛟螭蟠。
天鸡晓鸣清籁发,木客夜度云旂翻。
林下文人行杖藜,石根叶落失旧蹊。
孤童幞被向谁宿,山风萧萧日薄西。
商岩紫芝自可食,武陵桃花原易迷。
人间澒洞不可处,莫畏虎啸并猿啼。

作品评述

《陈仲美夏木图》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夏日林木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夏日林木难寻踪,
庸俗纷纷不足观。
陈郎笔力扛鼎重,
此篇千章生白寒。
阴森似有神灵会,
蜿蜒曲折如蛟蟠。
晨曦鸣鸡清脆发,
夜晚云旗翻风幡。
林中文人手扶拐,
石根叶落失旧径。
孤童寻宿谁相依,
山风吹拂日将西。
商岩紫芝可食用,
武陵桃花易迷离。
人间浑浊不可居,
勿惧虎啸及猿啼。

这首诗词充满了意境和哲理,下面是对诗词的赏析:

诗中通过描绘夏日林木的消失,抒发了对庸俗世态的不屑和对人生追求高尚境界的渴望。作者以陈郎笔力扛鼎的形象勉励自己,表达了笔耕不辍、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意志。诗中的林木似乎有灵性,给人以阴森的感觉,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天鸡鸣叫,清脆动听,夜晚云幡翻风,给人带来一种神秘和奇异的氛围。

诗中还描述了文人行走在林下,手扶拐杖,石根上的落叶似乎已不再是过去的蹊径,表达了岁月更迭、人事易变的哲理。孤童寻找住处,山风吹拂,日落西山,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商岩上的紫芝可食,但武陵的桃花却容易迷离,暗含了事物有得亦有失,不能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

最后两句"人间浑浊不可居,勿惧虎啸及猿啼"表达了对人间繁杂纷扰、浮躁喧嚣的厌倦之情,提醒人们要远离喧嚣,不被世俗所迷惑,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总之,《陈仲美夏木图》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高尚境界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诗中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反思。

  • 《缘识》

    秋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旋烹茶竃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

  • 《渔村杂诗十首再和前韵》

    巡檐修竹晚风敲,古寺僧归月下桡。童子闭门无一事,只须清坐过中宵。

  • 《送苏处士归西山》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深溪猿共暮,绝顶客来稀。早晚还相见,论诗更及微。

  • 《满庭芳 叹骷髅》

    携筇信步,郊外闲游。路傍忽见骷髅。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耻向街前求乞,到如今,显现白骨无羞。若悟生居火院,死堕阴囚。决裂心灰慷慨,舍家缘、物外真修。神光灿,得祥云衬步,直赴瀛洲。

  • 《别修门》

    晓发别修门,湖山雾气昏。百年培正脉,今日罪忠言。列节关宗社,生还赖圣恩。部天天不语,顾及见亲存。

  • 《念奴娇(赠希文宠姬)》

    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帘影横斜房户静,小立啼红蔌蔌。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开门疑是,故人敲撼窗竹。长记那里西楼,小寒窗静,尽掩风筝鸣屋。泪眼灯光情未尽,尽觉语长更促。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五湖何日,小舟同泛春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