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元绪已失计,潜来公子尤多机。
藏头壳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归。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能言元绪已失计,
潜来公子尤多机。
藏头壳里勿自暴,
曳尾泥中胡不归。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崔悫画的白鹭伺龟图。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白鹭和龟,表达了一种寓意深远的哲理。诗中的白鹭形象象征着能言善辩的人,而龟则象征着沉默寡言的人。白鹭隐藏在壳里,不暴露自己的才能,而龟则陷入泥中无法回归。这首诗通过对两者的对比,探讨了才智和能力的合理运用以及人生的境遇。
赏析: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以简练的语言和富有隐喻意味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诗中的白鹭和龟形象生动,通过对它们的隐喻,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智慧和能力的思考。
诗中的"能言元绪已失计",揭示了能言善辩的人可能因为言辞过于锋利而失去机会。而"潜来公子尤多机"则暗示了那些沉默内敛的人往往能够抓住更多的机遇。
"藏头壳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归"这两句警示人们,不要过分夸耀自己的才华,尤其是在适得其反的时候。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谨慎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避免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启发人们应审慎运用自己的才智,避免沉溺于表面的光鲜而忽视内在的实质。
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最怜半见或不见,更惜欲开犹未开。树远祗疑随水去,枝低还似傍人来。不堪小蕊樽前落,可忍残红砌下堆。著尽工夫春自去,不须风雨恶相催。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闲居心不娱。驾言从友生。翱翔戏长流。逍遥登高城。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收念还寝房。慷慨咏坟经。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
授銊天教锦故乡,公心泉石不旂常。沙堤正自恐不免,野渡安能久退藏。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衮衣会趁春风入,野服犹堪谒道傍。
帝膺永福,功靡声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怡怡在宫,大典时受。彤管纪之,天长地久。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