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梢茅广三两间,旁有数鹅行复还。
适从何来令威老,矫首便觉高情閒。
群鹅不度风姿少,罢亚相随过汀草。
令威流盼略无言,寄与谁知自瀛岛。
少焉戛然鸣一声,岂暇更顾儿童惊。
直上青天三万丈,鹅在人间夸字样。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震泽戏书鹅鹤》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震泽为背景,描绘了市梢茅屋旁的鹅和鹤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市梢茅广三两间,
旁有数鹅行复还。
适从何来令威老,
矫首便觉高情閒。
群鹅不度风姿少,
罢亚相随过汀草。
令威流盼略无言,
寄与谁知自瀛岛。
少焉戛然鸣一声,
岂暇更顾儿童惊。
直上青天三万丈,
鹅在人间夸字样。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词开篇描述了市梢茅屋旁的鹅和鹤的景象,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诗人在这个平凡的环境中发现了鹅和鹤的独特之处,诗中提到的"令威老"指的是领头的大雁,它高傲地昂首而行,给人以一种雍容自得的感觉。
在第二联中,诗人观察到群鹅虽然和鹤不同,但它们同样展现了风姿和优雅的气质。鹅和鹤一同飞过汀草,互相陪伴,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将这种景象比作"自瀛岛",意味着这种美丽的景象只有自然界中的某个遥远之地才能有人理解和欣赏。
接着,诗人写到鹅鸣一声,打破了宁静,但诗人并不在意这种打扰。他将鹅鸣声比作"直上青天三万丈",表达了鹅在人间发出的声音能够穿越千万里,凌驾于尘世之上的意象,强调了鹅在人间的傲然和夸耀的特质。
整首诗意蕴含着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通过描绘鹅和鹤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诗中的鹅和鹤象征了高尚、自由和优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意义。
灯火楼台处处新。笑携郎手御街行。回头忽听传呼急,不觉鸳鸯两处分。天表近,帝恩荣。琼浆饮罢脸生春。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明。
屈指新冬,肃霜天气重阳后。授衣时候。兰菊香盈袖。此日生申,维岳钟神秀。倾名酎。篆添金兽。共祝如椿寿。
梅花老山林,思与天下芳。琼花差清白,荐之守维扬。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虎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三年闲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志气凌云,精神英秀,得脱遍求真理。虚空炉户,自已天真,遭遇便能修制。师不高明,咫尺如隔,千里安分真伪。这黄芽赤髓,时人皆有,柰何愚昧。真烈士、斡运机关,凿开混沌,夺得夜明如意。辉辉宝盖,赫赫灵光,影隐大渊无滞。休纵心猿,盗了金鼎还丹,谩劳虚费。起三阳真火,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