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句先须莫苦心,从来瓦注胜如金。
见成若不拈来使,箭已离弦作麽寻。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觅句》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写作创作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寻找佳句不必苦思冥想,
以朴素的表达胜过华丽的修辞。
如果没有灵感自然涌现,
箭已离弦,何必再追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呈现了作者对写作创作的独特见解。作者认为,寻找佳句不应该过于刻意,而是要顺其自然。苦苦思索,可能反而得不到理想的句子。相比于华丽的辞藻,朴素简练的表达更能打动人心。在诗词中,作者使用了"瓦注"和"箭离弦"的隐喻,形象地表达了寻找诗句的过程。
诗中的"瓦注"意味着低调朴素的文字,犹如瓦器注水,平凡却实用。与之相对,"金"象征了华美、珍贵的修辞手法。作者认为,瓦注胜过金,意味着简洁朴素的表达更能打动人心,而过于华丽的辞藻可能会让作品显得虚华。
另外,诗中还有"箭已离弦作麽寻"的表达,意味着一旦箭离弦,即使再去寻找也无法挽回。这个意象表达了灵感的瞬间产生和流失的特性,强调了写作的时机和灵感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写作创作的独到见解,强调了朴素简练的表达方式胜过华丽修辞,也提醒了我们抓住灵感的重要性。
平波漫漫拂垂杨,野草幽花满路香。杜宇初啼春未老,又扶山轿过南塘。
千峰归去旧林塘,溪县门前即故乡。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怜身称锦衣裳。洲迷翠羽云遮槛,露湿红蕉月满廊。就养举朝人共羡,清资让却校书郎。
月色羡明玉,化光扬素波。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把酒悲歌望蜀天,感今怀昔重凄然。道坚或谓如无忌,灵运还欣对阿连。他日鹏应自鹍化,此生蚿岂待夔怜。笔锋剩淬犹锥利,明岁文场破两甄。
春服初裁绮,寒衣始卸绒。花宿全慵蝶,林摇半暖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