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林曲喜谈丛,交荐俄闻得数公。
竟觅一官莲幕下,漫添千咏锦囊中。
时乖岂但冯唐老,性癖甘如叔夜慵。
应是黄花过江路,笑垂双袖立西风。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是宋代张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三年林曲喜谈丛,
交荐俄闻得数公。
竟觅一官莲幕下,
漫添千咏锦囊中。
时乖岂但冯唐老,
性癖甘如叔夜慵。
应是黄花过江路,
笑垂双袖立西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张镃送别徐衡仲离开的两首诗中的一首。诗人以林曲之地为背景,表达了对徐衡仲的祝福和留恋之情。
首节写到徐衡仲在林曲三年,以才情和交往获得了数位高官的推荐,这使得他得以寻觅到一份官职,位于福建帅府之下。诗人以喜悦之情来形容这一消息的传达。
接下来的节奏中,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徐衡仲的官职和文学才华。他在官职的莲幕之下寻觅乐趣,将千篇咏诗写进了锦囊之中。这表明徐衡仲在任职期间将继续书写诗词,丰富自己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中,诗人提到“冯唐老”和“叔夜”。冯唐和叔夜是两位著名的宋代文人,他们都以自由奔放的性格和不拘泥于世俗的作品而闻名。诗人通过引用他们的名字,暗示徐衡仲也有着类似的性格和文学追求。
最后一节中,诗人以黄花过江路的形象来比喻徐衡仲的前程,意味着他将要离开当前的环境,追求更高的成就。双袖垂下,立于西风之下,象征着他对未来的坚定和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送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徐衡仲前程的祝福和对他才华的赞美。通过引用历史文人的名字和比喻描写,展现了徐衡仲的个性特点和文学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诗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