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洞何年水乱流,试寻危栈访丹丘。
此时景物迷三岛,当日神龙跨九州。
白昼瀑流方讶雨,炎天岚气忽惊秋。
憧憧门外红尘路,过客何人肯暂留。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龙洞》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洞何年水乱流,
试寻危栈访丹丘。
此时景物迷三岛,
当日神龙跨九州。
白昼瀑流方讶雨,
炎天岚气忽惊秋。
憧憧门外红尘路,
过客何人肯暂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个名为"龙洞"的地方。诗中描述了洞内的水流波澜起伏,似乎在某个时刻受到了干扰,使得景物变得模糊不清。诗人试图寻找通向丹丘的危险栈道,进一步探寻这个神奇的地方。他提到过去神龙越过九州,表示这个地方曾经有过巨大的神话传说。
诗人接着描述了洞外的景象。白天的瀑布流水竟然变成了雨,让人感到惊讶。在炎热的夏天,突然出现了蒙蒙的雾气,仿佛秋天的景象。最后,诗人表达了他的感慨,红尘的世界外面有一条路,但过客们却不愿逗留下来。
赏析:
这首诗以雄奇的意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张嵲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思考。他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地方,将自然景物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洞内的水流与洞外的瀑布、白昼与雨、炎天与秋天等,增加了诗的变化和层次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神秘之境的向往。
诗人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对比,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虚拟世界中,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追求。
总之,张嵲的《龙洞》通过神秘的景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给人以强烈的想象力和审美享受。这首诗在宋代诗词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先生文章擅经纬,战法渊源如孔子。当时蜒獠沸溪洞,一扫蛮风净如水。胸中气压万人将,亿万貔貅资餽饷。汉家火德接天弦,秘计奇谋堪任相。愿公飞章告天子,敌疾如风走如鬼。
家风本韦布,生事但渔樵。惯就下乡食,莫烦东阁招。
寻春同出郭,下马问禅栖。花梵流清霭,云钟度远溪。山形关塞北,日影树林西。老衲能留客,归途浑欲迷。
相慕。酒家女。巧笑明眸年十五。当垆春永寻芳去。门外落花飞絮。银鞍白马金吾子。多谢结裙情素。
水瓶石砚。败壁蜗书篆。窗下日舒缝衲线。屋角晚风飞霰。上元灯火佳时。长廊语笑追随。高卧一番纸帔,觉来月贯南枝。
几年埋玉蓝田,绿云翠水烘春暖。衣薰麝馥,袜罗尘沁,凌波步浅。钿碧搔头,腻黄冰脑,参差难翦。乍声沈素瑟,天风佩冷,蹁跹舞、霓裳遍。湘浦盈盈月满。抱相思、夜寒肠断。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幽韵凄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粲迎风一笑,持花酹酒,结南枝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