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早发竹山二首》

去水汤汤萦屿转,前山恰恰与云平。
仆夫应怪微吟苦,宁诚江头送目情。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早发竹山二首》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早晨离开竹山的景色和心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水汤汤萦屿转,
前山恰恰与云平。
仆夫应怪微吟苦,
宁诚江头送目情。

诗词通过描写离开竹山的景色,展示了作者的离情之感。诗中描述了水面上迷蒙的水汽,山峰与云彩的交相辉映。作者以微吟苦语表达仆夫对此行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对江头美景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诗词传达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思考和情感的复杂性。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景思相结合,表现了对离别的难舍和对美好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凝练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离别情绪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展示了对江头美景的欣赏和留恋之情。通过诗词的艺术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离愁别绪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间。

  •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 《胡广文以直养名堂余举伊川之说问之往反数十》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 《晓过灵石》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 《春词》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 《怀甘叔异曲江庵寄叔异》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 《句》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