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忧苟自诬,策杖来幽墅。
浮舟绝碧水,蹑履遵远步。
置酒危碕亭,开襟面孤屿。
川浅不兴波,春阴易成暮。
杂花开照牖,细草生侵路。
虚槛满夕岚,空阶连水雾。
物变知节暄,地僻嗟所寓。
干戈莽未定,胜集何能屡。
觞咏答佳游,更筹促归驭。
一水限山城,风烟眇回顾。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过覃氏水南别墅》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游览覃氏水南别墅的情景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意:
诗人来到覃氏水南别墅,心情烦忧却只能自我怨责。他手持拐杖,来到这幽静的别墅里。他乘船穿越碧蓝的水面,踏着轻盈的步伐,向着远方行进。他在险峻的亭子上设宴,面对着孤立的小岛,豁然开怀。川流浅浅,不兴起波澜,春天的阴云很快就变成了傍晚的暮色。五彩缤纷的花朵在窗户上绽放,细草从路边生长。空槛上弥漫着夕阳的岚气,空旷的台阶似乎连着水雾。物事的变迁让人明白季节的温暖,而这个偏僻的地方却使人感叹自己的寓所。干戈还未平息,胜利的场合又能多次举办吗?举杯歌颂与游玩的朋友,更加催促他们归驭。一条水限制了这座山城,回顾时只能看到风烟的模糊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的描绘为主线,通过描写覃氏水南别墅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沉浮和世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碧水、岚气、细草等,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受。诗人在幽墅中品味自然之美,对人生的纷繁和困扰产生了一种销忧自励的态度,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胜利和安宁的向往,同时也对战乱和不确定性的忧虑。
整首诗以景物的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融入了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思考。诗人以淡雅、清新的语言风格,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既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又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五陵无树起秋风。千里黄云与断蓬。人物萧条市井空。思无穷。惟有青山似洛中。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贪观眉妩翠,舣棹碧云间。萧寺前临水,丁家旧住山。苔深僧迹静,松冷鹤巢鳏。拜手先祠下,奔驰觉汗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