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屋辞丹阙,贞臣赴敌营。
解言终不反,先面竟如生。
谁并当时节,独流千祀名。
承家有贤嗣,谅不愧西平。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刘忠显挽词》是宋代诗人张嵲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忠臣刘忠显的悼念与赞颂之情,展示了作者对忠诚、忠贞的崇敬与敬仰。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黄屋辞丹阙,
贞臣赴敌营。
解言终不反,
先面竟如生。
谁并当时节,
独流千祀名。
承家有贤嗣,
谅不愧西平。
诗词以黄屋离别丹阙(皇宫)为开头,表达了刘忠显离开宫廷奔赴敌营的决心。接着,诗中提到刘忠显的忠诚和坚定,他虽然面对解释和劝阻,但始终不动摇,他的形象就像活生生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诗句借用了"先面竟如生"来形容其形象的栩栩如生,突显了他的崇高品质。
诗词的下半部分表达了对刘忠显的称颂,他是当时唯一坚守忠诚的人,他的名字流传千古,成为后世的典范。作者在最后两句中提到刘忠显的后代,表示他的家族将延续其忠诚的精神,并表示相信他们也不会辜负这份家族的荣耀。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刘忠显的景仰与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品质的崇高认可,并对忠臣的家族寄予了希望。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示了作者对刘忠显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让读者在赏析中感受到忠诚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