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 (形声。从足,夀声。本义踌躇;徘徊) 踌躇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三国演义》 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似这般哑谜儿怎猜做?--元·关汉卿《鲁斋郎》 蹇淹留而踌躇。--宋玉《九辩》 踌躇满志 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 踌躇满志 提刀 踌 chóu ① 【踌躇】 ①犹豫不定~不前。 ②得意的样子~满志(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踌(躳)chóu ①徘徊,犹豫~躇不前。 ②从容自得的样子~躇满志。
踌 chou 部首 足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4 踌 (1) 躳 chóu (2) (形声。从足,夀声。本义踌躇;徘徊) 踌躇 chóuchú (1) [hesitate]∶犹豫不决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三国演义》 (2) [think;consider]∶思量,考虑 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似这般哑谜儿怎猜做?--元·关汉卿《鲁斋郎》 (3)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踌躇。--宋玉《九辩》 (4) [be perfectly content;to one's heart content]∶得意的样子 踌躇满志 (5) [heartbroken;distressed]∶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 踌躇满志 chóuchú-mǎnzhì [enormously proud of one's success]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踌 (躳) chóu ㄔㄡˊ 〔~躇〕a.犹豫,拿不定主意,如他~~了半天才决定去一趟”;b.从容自得,如~~满志”。 〔~佇〕踌躇不前。 郑码jicd,u8e0c,gbkb3ec 笔画数14,部首足,笔顺编号25121211113124
撂〈动〉 (形声。从手,略声。本义撇开,搁下,丢开) 同本义 难道我上学去,撂得你们冷清了不成?--《红楼梦》 放,丢 我的东西还没处撂呢?--《红楼梦》 又如撂担子(丢下担子);撂过手(放过不问);撂开手(分手;撒手不管);撩东挝西(乱拉乱扔) 放倒。指死去或打死的意思 超越。把别人抛
纵 (形声。从糸,从声。本义松缓) 同本义 纵,缓也。--《说文》 蓬发施纵,无形仪,不治家业。--《南齐书》 又如纵缓(松懈);纵弛(松懈;放松) 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不别横之与纵。--《楚辞沈江》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纵贯南北的京九铁
魒pio 1.斗星名。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又如月满则亏
咬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同本义 易子而咬。--《汉书食货志》引 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咬姜呷醋(节约饮食用度);咬牙关(形容痛恨、愤怒或发狠心);咬瓦(比喻乏味);咬定牙根(亦作咬定牙关”。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咬钉嚼铁
蛮 (形声。本义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同本义 蛮,南蛮也。--《说文》 蛮畿。--《周礼大司马》 蛮服。又,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周礼职方氏》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三百里蛮。--《书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