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同本义 箭,矢竹也。--《说文》 其利金锡竹箭。--《周礼·职方氏》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尔雅·释地》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记》 又如箭笋(箭竹嫩笋);箭茁(笋芽);箭萌(小笋);箭筠子竹(一种竹棍子);箭笄(竹制的簪子) 搭在弓弩上发射的竹制武器 自关而东谓之矢,关西曰箭。--《方言九》 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 急湍甚箭。--吴均《与朱元思书》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杜甫《兵车行》 箭jiàn〈古〉搭在弓上发射的兵器,现已作为体育运动用品射~比赛。
箭 jian 部首 竹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5 箭 arrow; 箭 jiàn (1)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2) 同本义 [china-cane] 箭,矢竹也。--《说文》 其利金锡竹箭。--《周礼·职方氏》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尔雅·释地》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箭笋(箭竹嫩笋);箭茁(笋芽);箭萌(小笋);箭筠子竹(一种竹棍子);箭笄(竹制的簪子) (4) 搭在弓弩上发射的竹制武器 [arrow] 自关而东谓之矢,关西曰箭。--《方言九》 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 急湍甚箭。--吴均《与朱元思书》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杜甫《兵车行》 船往如箭。--《资治通鉴》 (5) 又如箭羽(箭上的羽毛);箭衣(古代弓箭手穿的衣服◇来成为一种长礼服);箭壶(盛箭的囊袋);箭袖(又名马蹄袖。一种便于射箭的袖口,上面较长可以盖住手,下面较短) (6) 古代置计时器漏壶下用以指示时刻之物 [handle of water clock]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7) 又如箭水(漏壶的水);箭刻(箭漏的刻度);箭漏(古代计时器。漏壶);箭滴(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漏壶滴水) 箭靶,箭靶子 jiànbǎ,jiànbǎzi (1) [target for archery] (2) 练习射箭时用做目标的东西 (3) 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 我完全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成为箭靶子 箭步 jiànbù [a sudden big stride forward] 一下子蹿出很远的脚步 箭擦 jiàncā [tassel] 弓箭手腰带上挂的毛纱悬垂物,用以擦箭 箭楼 jiànlóu [battlement;embrasured watchtower near a city gate] 周围有远望、射箭窗孔的城楼 箭筒 jiàntǒng [quiver] 装箭的筒 箭 jiàn ㄐㄧㄢ╝ (1)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弓~。~镞。~头。~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 (2) 箭能射到的距离一~之遥。~步。 (3) 形容急切、迅速归心似~。 郑码muqk,u7bad,gbkbcfd 笔画数15,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431251122
蚰蜒 (迂回曲折的壕沟);蚰蜒堑(即蚰蜒壕) 蚰yóu 蚰zhú 1.虫名。马蚰。即马蚿。
塿lu 1.尘土。 2.小坟。 3.小土丘。参见"培塿"。
擌sè 1.见"?
穴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 同本义 穴,土室也。--《说文》。按,象嵌空之形,非八字。 出自穴。--《易需》。注阴之路也。”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墨子辞过
菲〈形〉 花草的香气很浓的--常叠用 菲菲,香也。--《广雅》 芳菲菲兮满堂。--《楚辞东皇太一》 别来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见红日围。--苏轼《作书寄王晋卿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 又如菲薇(草木茂密的样子) 菲〈名〉 一种无色结晶烃c14h10,熔点约100度,其母核由某些生物碱降解生成,
娚nán1.古同"喃",象声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