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 (形声。小篆字形,从又,冒声。又,手。从又”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长) 同本义 曼,引也。--《说文》 孔曼且硕,万民是若。--《诗·鲁颂·閟宫》 韩娥因曼声哀哭。--《列子·汤问》 侯同曼声之歌。--《淮南子·泛论》 娥眉曼瞗。长发曼鬰。--《楚辞·招魂》 曼寿。--《汉书·礼乐志》 曼辞以自解。--《汉书·司马迁传》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曼声歌之。--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曼胡(无刃的长戟。一作镘胡);曼寿(长寿);曼啸(长啸);曼 曼màn ⒈长~声而歌。 ⒉柔美,细美轻歌~舞。
曼 man 部首 曰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 曼 graceful; prolonged; 曼 màn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又,冒声。又,手。从又”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长) (2) 同本义 [long-draw-out distant;prolonged] 曼,引也。--《说文》 孔曼且硕,万民是若。--《诗·鲁颂·閟宫》 韩娥因曼声哀哭。--《列子·汤问》 侯同曼声之歌。--《淮南子·泛论》 娥眉曼瞗。长发曼鬰。--《楚辞·招魂》 曼寿。--《汉书·礼乐志》 曼辞以自解。--《汉书·司马迁传》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曼声歌之。--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曼胡(无刃的长戟。一作镘胡);曼寿(长寿);曼啸(长啸);曼志(远大的志向);曼靡(形容乐声悠长而柔和);曼曼(形容距离远或时间长) (4) 柔美;细润 [graceful] 秀曼都雅,一军惊视。--《新唐书·李光颜传》 (5) 又如曼睇(媚视,美盼);曼颊(细嫩的面颊);曼丽(柔媚美丽);曼妙(美艳;柔美);曼帛(细腻精美的丝帛);曼理(细腻的肌肤) 曼 màn (1) 延长;拉长 [lengthen] 曼余目以流观兮。--《楚辞·九章·哀郢》 (2) 通无”。没有 [not have;there is not] 行有之也,病曼之也。--《法言·五百》 (3) 通蔓”。蔓延 [creep] 遂至延曼连州。--《汉书·王莽传下》 曼 màn 通蛮”。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man nationalities] 楚子诱戎曼子杀之。--《公羊传·昭公十六年》 曼辞 màncí [words to gloss over with] 华美的言辞 曼谷 màngǔ [bangkok] 泰国首都。人口550万 曼靡 mànmí [long and soft] 形容声音轻柔细长 曼妙 mànmiào [lithe and graceful] 音乐、舞姿等柔美 曼声 mànshēng [lengthened sound] 舒缓而长的声音 曼声低语 曼延 mànyán [draw out in length;stretch] 延伸得很长;连续不断 小石路在山间曼延向前,直到山下的小村子 曼 màn ㄇㄢ╝ (1) 长,延长~延。~声而歌。 (2) 美,柔美~妙。~靡。~辞。轻歌~舞。 郑码klxs,u66fc,gbkc2fc 笔画数11,部首曰,笔顺编号25112522154
劔jiàn1.同"剑"。
筋〈名〉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方苞《狱中
衺xié 1.邪恶,不正当。 2.妖异怪诞。 3.斜。
滞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同本义 滞,凝也。--《说文》 凡珍异之有滞者。--《周礼廛人》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涉江》 流而不滞。--《淮南子时则训》 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 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周礼泉府》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新唐书》
乣ji 1.辽﹑金﹑元时代对被征服的北方诸部族人的泛称。犹言杂胡,杂户。或音札。
椓zhuó ⒈击~打。 ⒉〈古〉宫刑,割去男性的睾丸。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