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名〉 通契”。契约,书契 今内史稻田租挈重。--《汉书·沟洫志》 书挈所录帝王遗事。--卫觊《魏受禅表》 挈 〈动〉 (形声。本义提起) 同本义 挈,县持也。--《说文》 挈,提也。--《广雅》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 挈壶氏。--《周礼》 班白不提挈。--《礼记·王制》 信挈其手。--《汉书·韩信传》 龙尾车者,河滨挈水之器也。--《农政全书》 又如挈瓶(谓提瓶汲水);挈领(提起衣领);提纲挈领;挈壶(悬壶);挈辔(县辔) 带领 挈国之辞也。--《谷梁传·宣公十一年》 挈其 挈qiè ⒈提着,提起提纲~领。 ⒉带,领扶老~幼。~妻荷子。 挈qì 1.绝,断绝。 2.刻。 3.契约。 4.见"挈然"。 挈jiá 1.独,特。
挈 qie 部首 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 挈 take along; 挈 qiè 〈名〉 通契”。契约,书契 [contract] 今内史稻田租挈重。--《汉书·沟洫志》 书挈所录帝王遗事。--卫觊《魏受禅表》 挈 qiè 〈动〉 (1) (形声。本义提起) (2) 同本义 [lift] 挈,县持也。--《说文》 挈,提也。--《广雅》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 挈壶氏。--《周礼》 班白不提挈。--《礼记·王制》 信挈其手。--《汉书·韩信传》 龙尾车者,河滨挈水之器也。--《农政全书》 (3) 又如挈瓶(谓提瓶汲水);挈领(提起衣领);提纲挈领;挈壶(悬壶);挈辔(县辔) (4) 带领 [take along] 挈国之辞也。--《谷梁传·宣公十一年》 挈其妻子以奔曹。--《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 元兵哨马报知蛮子海牙,他便挈兵而待。--《英烈传》 挈家侨居邑东。--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齐跑来。--《西游记》 (5) 又如挈家(携家带眷);挈累(携带家室);挈眷(携带家眷);挈囊(古代尚书携带的紫色袷囊称挈囊,因而也称掌文书之官为挈囊);挈带(带领);挈引(带领引导);挈领(带领) (6) 提携 [promote] 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灭燕易矣。--《汉书》 (7) 又如挈带(提携);挈扶(提携扶助);挈提(提携,扶植);挈维(提携护持);挈携(提携;携带);挈持(扶持) (8) 通契”。刻 [carve] 旦算祀于挈龟。--《汉书·叙传上》 (9) 通洯”。刀刻 [carve;engrave] 廷尉挈令。--《汉书·张汤传》 挈挈 qièqiè [lonely;alone] 孤独的样子 挈挈而东。--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挈 qiè ㄑㄧㄝ╝ (1) 用手提着提~。提纲~领。 (2) 带,领~带。~眷。扶老~幼。 (3) 古同锲”,刻。 郑码ciym,u6308,gbkeafc 笔画数10,部首手,笔顺编号1112533112
劔jiàn1.同"剑"。
筋〈名〉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方苞《狱中
衺xié 1.邪恶,不正当。 2.妖异怪诞。 3.斜。
滞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同本义 滞,凝也。--《说文》 凡珍异之有滞者。--《周礼廛人》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涉江》 流而不滞。--《淮南子时则训》 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 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周礼泉府》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新唐书》
乣ji 1.辽﹑金﹑元时代对被征服的北方诸部族人的泛称。犹言杂胡,杂户。或音札。
椓zhuó ⒈击~打。 ⒉〈古〉宫刑,割去男性的睾丸。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