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某些乐器的通称 琴qín ⒈拨弦乐器,俗称"古琴"。有五根弦,后增加为七根。 ⒉某些乐器的名称口~。钢~。电子~。
琴 qin 部首 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 琴 musical instrument; 琴 (1) 琹 qín (2)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3) 同本义 [qin,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5) 某些乐器的通称 [a general name for certain musical instruments]。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琴锤 qínchuí [hamlet] 演奏固定音调的打击乐器(如洋琴或木琴)用的手槌 琴键 qínjiàn [key] 诸如钢琴、手风琴等乐器上的黑白两色按键 琴瑟 qínsè [be on friendly terms] 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琴瑟不调 qínsè-bùtiáo (1) [unadjustable]∶比喻政令失调 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魏书·崔光列传》 (2) [discord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比喻夫妇反目 泾阳君与洞庭外祖世为姻戚,后以琴瑟不调,弃掷少妇,遭钱塘之一怒,伤生害稼,怀山襄陵。-- 《太平广记》引无名氏《灵应传》 琴师 qínshī [stringed instrument player] 精于弹琴而为乐队伴奏的人;教授琴类乐器的老师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 琴 qín ㄑㄧㄣˊ (1)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瑟。~曲。~师。~意。抚~。~棋书画。 (2)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月~→~。口~。竖~。小提~。~书(曲艺的一种)。弹(tán)~。 郑码ccsx,u7434,gbkc7d9 笔画数12,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11213445
诙 诙谐;戏谑 诙,调也。--《广雅》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汉书东方朔传》 诙啁大笑。--《三国志马忠传》 又如诙俳(诙谐戏谑);诙笑(嘲笑,戏谑);诙啁(诙谐嘲笑) 诙hu嘲笑,有趣,开玩笑~谈。~趣。~谐。
坬guà 1.土堆。亦为地名用字。
剨huò 1.象声词。参见"剨然"。 2.开朗貌。参见"剨然"。
渫 淘,淘去泥污 渫,除去也。从水,枼声。--《说文》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排出气体或液体 渫之以尾闾。--《文选江赋》 泄漏 泰和二年,上以弥封官渫语于举人,敕自今女直司则用右选汉人封,汉人司则以女直司封。--《金史》 散布;消散 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嚪dàn 1.以利引诱。
晐gi 1.本指日光兼覆,引申为赅备,兼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