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澀,笔画:10,拼音:sè,部首:氵

    简解

    涩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同本义 濇,不滑也。--《说文》 短而濇。--《素问·至真要大论》 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一切经音义》 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刘禹锡《砥石赋·序》 又如涩噎(因不滑润而梗噎);涩道(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涩巴巴(形容不滑润);涩浪(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文纹状);涩脉(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味不甘滑 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桔》 又如涩苦(又涩又苦);涩赤(干涩发红);涩重(干涩沉 涩(澀、濇)sè ⒈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一种滋味这柿子~口。 ⒉不光滑,不滑溜滞~。枯~。 ⒊文章难读难懂文字生~。

    详解

    涩 se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 涩 acerbity; 滑; 涩 (1) 澀、濇、澁 sè (2)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歰sè)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3) 同本义 [unsmooth] 濇,不滑也。--《说文》 短而濇。--《素问·至真要大论》 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一切经音义》 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刘禹锡《砥石赋·序》 (4) 又如涩噎(因不滑润而梗噎);涩道(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涩巴巴(形容不滑润);涩浪(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文纹状);涩脉(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5) 味不甘滑 [puckery;astringent] 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桔》 (6) 又如涩苦(又涩又苦);涩赤(干涩发红);涩重(干涩沉重) (7) 说话、写文章迟钝艰难、生硬、不流畅 [obscure] 生而舌短,涩于言论。--《宋书·南郡王(刘)义宣传》 (8) 又如生涩(言词、文字等不流畅);文句艰涩;涩笔(看似拟古不流利,实则庄茂而沉着有力的笔法);涩僻(文词生涩冷僻);涩辞(言语迟钝);涩体(艰涩难读、自成一格的文章体式) (9) 道路险阻;不通畅的 [difficult]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0) 又如涩难(险阻);涩道(无级次的石砌陡斜小路);涩滞(险阻;不通畅) (11) 急[fast]。如涩奈(涩耐。心意不安,羞渐,差涩) 涩剌剌 sèlàlà (1) [astringent] 形容很涩 他眼睛涩剌剌的,看不了几行字,直打瞌睡 这柿子涩剌剌的真难吃 (2) 也作涩拉拉” 涩滞 sèzhì [unsmooth] 滞涩;不流畅 声音涩滞 涩 (澀) sè ㄙㄜ╝ (1) 不光滑,不滑溜轮轴发~。 (2) 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苦~。这个柿子很~。 (3) 文字难读难懂,不流畅晦~。生~。~讷。 郑码vysi,u6da9,gbkc9ac 笔画数10,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342121

  • 焩píng 1.火焰貌。

  • 廫liáo 1.空虚。

  • 碿mín 1.似玉的石头。

  • 胶〈名〉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

  • 獕cu 1.见"猥獕"。

  • 钼 一种金属元素。硬的银白色结晶,用来生产特种钢,也用在电器工业中 钼mù金属元素之一。符号mo。银白色,硬而坚韧。可与铝、铜、铁等制成合金。是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