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已经 竟,竟然;尚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曾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曾 céng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来过。又见zēng。 曾zēng ⒈重,指中间隔着两代的亲属~祖。~孙。
曾 ceng、zeng 部首 曰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 曾 ever; 曾1 céng (1)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2)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once]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4)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 (5) 竟,竟然;尚 [go so far as to;unexpectedly;actually;still;yet]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曾 céng 通层”。重叠 [overlapped]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 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 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另见zēng 曾几何时 céngjǐhéshí [before long;in what a short space of time;it was not long before] 时间过去不久 曾几何时他们的预言全都落空了 曾经 céngjīng [have already]--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 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 我曾经到过北京 曾经沧海 céngjīng-cānghǎi [have crossed the deep,blue sea;having seen and experienced much] 已曾经历过沧海多变的世道。比喻世事变迁之巨及经历之多,眼界非常开阔,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 典出《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曾2 zēng (1)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at-grandchildren and great-grandparents] 自此而曾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曾元时不分。 计高曾之时。 视高曾之时。 高曾时为一户者。 (2) 又如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孙和玄孙) (3) 谦词。犹末” [i] 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左传》 (4) 又如曾臣(末臣) (5) 高举的样子 [high] [凤皇]曾逝万仞之上。--刘安《淮南子·览冥》 曾 zēng (1) 增”的本字。增加 [increase]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 曾欷歔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2) 又如曾思(反复思考);曾折(曾挠。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强);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飞远去) 曾 zēng (1) 乃,竟 [actually]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曾不惨然。--清·黄宗羲《原君》 长曾不盈寸。--明·魏学《核舟记》 (2) 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then] 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 (3)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what]。如曾奈(怎奈) 曾 zēng 姓 另见céng 曾孙 zēngsūn [great-grandson] 孙子的儿子 曾孙女 zēngsūnnǚ [great-granddaughter] 孙子的女儿 曾祖 zēngzǔ [(paternal) great-grandfather] 祖父的父亲 曾祖母 zēngzǔmǔ [(paternal)great-grandmother] 祖父的母亲 曾1 zēng ㄗㄥˉ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郑码udlk,u66fe,gbkd4f8 笔画数12,部首曰,笔顺编号432524312511 ever; 曾2 céng ㄘㄥˊ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óng)。 郑码udlk,u66fe,gbkd4f8 笔画数12,部首曰,笔顺编号43252431251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斋,戒洁也。--《说文》 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周礼膳夫》 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周礼太牢》 斋必变食,至不多食。--《论语》 秦王虽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斋五日 秦王斋五日
炭〈名〉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同本义 炭,烧木余也。--《说文》 火所烧余木曰炭。--《释名》 坐于涂炭。--《孟子》。注墨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烧木炭的炉子);炭薪(柴炭);炭精纸(一种涂有炭
惘 (形声。从心;罔声。本义失意) 同本义 惘,怅然失志貌。--《正字通》 恺惘然自失。--《世说新语汰侈》 又如惘惘(遑遽而无所适从;伤感;失意;迷迷糊糊);惘惑(迷惑) 惘wng失意,精神恍惚的样子怅~。~然(也作"罔然")若失。
茸 (形声。本义草初生时又细又柔软) 同本义 茸,草茸茸貌。--《说文》 在阘茸之中。--司马迁《报任安书》。注细毛也。” 又如茸壑(长着青草、苔藓的山洞、土穴) 茸 鹿茸的简称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黄庭坚《诗》 柔细的毛 刺绣用的丝缕。同绒” 其桑其松,其杞其茸
赃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赃物) 同本义 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列子天瑞》 又如赃仗(赃证);赃派(栽赃诬陷);栽赃(坐赃。把赃物或违禁物暗放在别人处,诬告他犯法);窝赃;追赃;分赃;退赃;销赃;赃品(赃物);赃银(赃款) 赃 贪污;行贿 纳贿曰赃。--《广韵》 南阳太守韩昭坐赃,下
添〈动〉 (形声。从水,忝声。本义增加,增补) 同本义 如添嘴送舌(添言加语;搬弄是非); 如她最近添了一个女孩儿 添tin增加增~。锦上~花。~砖加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