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期张芬不至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作品评述

《山中期张芬不至》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石堤上的春草绿得宜,
双燕朝西方飞翔。
怅望云天渐渐暮色降临,
佳人不知何处归。
药架上的虫网覆盖严密,
苔井中的水迹稀疏。
谁知道嵇康是多么懒散,
在山中自己关上门扉。

诗意:
该诗词描绘了诗人李端寂静山中的景象,以及他对远离佳人和世俗纷扰的思念和感叹。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石堤、飞翔的燕子、渐暮的云天、迷失的佳人、荒废的药架和稀疏的水井,展示了山中的萧瑟和静谧。诗人对佳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山中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李端的《山中期张芬不至》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幽静景象,通过物象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精准而生动,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佳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的交织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超脱尘嚣的向往。通过描写山中的景象和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隐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和超脱的思想情感。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沉思的空间,使读者在感受诗人内心的同时,也能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为君裁破合欢被,星斗迢迢共千里。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

昔我高皇渡江日,拟将文治复舆图。炎方不敢珍韶石,来献君王写禹谟。

度垅穿云十里遥,招提蹲踞乱山坳。地灵潜隐圣贤宅,林静俯闚乌鹊巢。高法岂从心外有,一真还向梦中交。世间出世元无别,尘俗纷纷不用抛。

此心何敢慕轻肥,尚媿无功饱蕨薇。浦面鸟冲残霭去,柳阴人荷一锄归。病嗟短发纷纷白,老觉初心种种非。百步空庭著明月,黄昏手自掩荆扉。

道学尊闾里,衣冠见伟人。鸡群真野鹤,麕角目祥麟。谠论追前辈,清时识诤臣。他年激贫懦,风动霅溪滨。

惟芥本菜类,秋深掇而藏。此种乃野生,已向春初长。紫花布满地,叶嫩亦堪尝。气味既不辛,却与芥同行。北人无不食,木枿与草芒。入盘以油和,齿颊流肥香。

荃其止乎,禗禗其容。奄横四海,蹇莫之穷。时不骤得,礼焉有终。荃其行乎,余心{左忄右三虫}{左忄右三虫}。

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沉。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蜜黄初出一枝春,分似堂中得定人。各各闻香获三昧,信知文字本非真。

杯度度一身,法度度万民。为报江南三二日,这回应见雪中人。

无心学圃学稼,有事不陶不渔。倚枕过于倚杖,看云胜似看书。

征车何事不容征,彩旆歌谣塞路津。徒以平生多拙政,偶于岁晚得衢民。我方州县惭尸禄,汝向闾阎切爱身。料得去思均彼此,一诗聊复慰邦人。

恋道欲何如,东西远索居。长疑即见面,翻致久无书。甸麦深藏雉,淮苔浅露鱼。相思不我会,明月几盈虚。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宸闱启瑞场,祇畏感穹苍。紫幄威神格,清宵景曜彰。霓旌承宇列,仙骥度云翔。肸蠁停滞不前霞辔,歆馨挹凤觞。萝图千叶固,山寿万龄昌。玉籥流宸唱,函蒙播美祥。

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早霞稍霏霏,残月犹皎皎。行看远星稀,渐觉游氛少。我行抚轺传,兼得傍林沼。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徒怜野心旷,讵恻浮年小。方解宠辱情,永托累尘表。

落尽梅花雪满庭,故园杨柳梦中青。羌儿马上传来曲,今夜关山月里听。

西畴筑圃弭橐鞬,矍相佳游此比肩。自是序宾观德处,固宜百发上虚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