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韩康公对雨即事有怀五弟

燕间谁伴泛金焦,注想鴒原望泬寥。
接客后堂聊造适,偃藩临汝正逍遥。
齐名孟季须爰立,一致夷聃异反招。
笔札文章俱第一,风流今不数三萧。

作品评述

《次韵韩康公对雨即事有怀五弟》是苏颂于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燕间谁伴泛金焦,
注想鴒原望泬寥。
接客后堂聊造适,
偃藩临汝正逍遥。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在燕国之间,有谁和我一同漂泊在金焦的水上,
思念着远方的鴒原,眺望着那湛蓝的天空。
在接待客人之后,我们在后堂聊天,谈论着适意的事情,
倚靠在我的领地,俯瞰着汝水,心境正自由自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苏颂对于自由自在、逍遥快乐生活的向往和感慨。他与韩康公一同游玩在金焦的水上,思念着远方的鴒原,眺望着辽阔的天空。在接待客人之后,他们在幽静的后堂聊天,谈论着让他们感到愉悦的话题。苏颂自称偃藩,表示他安居在自己的领地,俯瞰着汝水,心境畅达,无拘无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宁静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安逸愉悦生活的向往。他与朋友一同漂泊在金焦的水上,思念着远方的鴒原,眺望着辽阔的天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渴望。接待客人后,他们在后堂聊天,谈论着让他们舒适的话题,体现了友情和宾主之间的和谐相处。诗人以偃藩自居,意味着他在自己的领地过着安逸自在的生活,心境愉悦。整首诗通过描绘和反思自然景色和宁静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和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在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上都富有内涵和感染力。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由自在、宁静愉悦生活的向往,并通过与朋友的交流和心境的反思,凸显了友情和宾主之间的和谐相处。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流畅的节奏展现出诗人的才华和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楚国春归早,寒梅处处开。月和清艳冷,天与靓妆来。东阁诗魂动,南枝岁律回。萧然冰雪熊,无处觅轻埃。

午睡不觉长,童子入城回。地炉散微烟,煨芋已成灰。独酌无佳宾,梅花为吾开。须臾山有高,顾影空徘徊。

褰裳乐得送迎翁,遣句犹烦七字工。颇识当年斤斧手,却惭昔日马牛风。平生杨敬惟称项,晚岁侯芭只守雄。便把黄封红客眼,一尊已当百壶丰。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自汲清泉除砚垢,树阴微息晚凉初。个中得意谁知我,笔下忘言我羡渠。

君勿受汪凉,清凉如火沸汤。君勿恶炎热,炎热如冰如积雪。勿爱亦勿恶,未是逍遥处。

高人亦未闲,来往楚云间。剑在心应壮,书穷鬓已斑。落帆秋水寺,驱马夕阳山。明日南昌尉,空斋又掩关。

秋气尚高凉,寒笛吹万木。故人入我庭,相照不出屋。山川虽远观,高怀不能掬。

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远入青山何所见,寒花满径白头人。

旭日曈曈启奉天,百寮云萃武楼前。青松缀玉传甘露,紫笋浮花瀹醴泉。多士听宣鱼贯入,诸侯分直雁行联。白头谬忝儒绅后,大本先容赴讲筵。

灵之来下,以雨先驱。灵之旋驭,五云结车。操环应夏,发匣瑞虞。真人在御,来献珍符。

为客栖未定,况当玄月中。繁云翳碧霄,落雪和清风。郊陌绝行人,原隰多飞蓬。耕牛返村巷,野鸟依房栊。我无饥冻忧,身托莲花宫。安闲赖禅伯,复得疏尘蒙。览君郢曲文,词彩何冲融。讴吟不能已,顿觉形神空。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鸡本惮犠先断尾,燕粗能巢聊葺壘。漫郎无用却归来,得熟道傍真苦李。谁家买田绿当户,何人种花红照水。君诗读罢已忘机,扑漉沙鸥随处起。

轻棹驻回流,门登西虎丘。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倚殿松株涩,欹庭石片幽。青蛾几时墓,空色尚悠悠。

野炊未到也饥嗔,到得炊边却可人。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菜花开处认遗基,荒屋残僧未忍离。寺付丙丁应有数,岸分南北最堪悲。金铃塔上如相语,铁佛风前亦敛眉。野匠不知行客意,竞磨浓墨打顽碑。

飞屐来登最上峰,千山拥翠景无穷。遥看云影参差外,静听泉声断续中。今日黄花重九约,何时青眼一尊同。好天风月閒相寄,早晚南来有过鸿。

露冷烟凄草树荒,木芙蓉好试平章。蒲萄晚叶尤宜日,芍药秋花正耐霜。蜀锦卷帏妆院落,秦宫开镜照池塘。写容安得剑南老,聊复殷勤酹一觞。

领略一轩寒绿,扫除万种春红。饱取披烟沐雨,全胜抹月批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