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其五)

离骚读罢怨声声。
曾向江边问屈平。
醒还醉,醉还醒。
笑指沧浪可濯缨。

作品评述

渔父词(其五)

离骚读罢怨声声。
曾向江边问屈平。
醒还醉,醉还醒。
笑指沧浪可濯缨。

中文译文:
读完了《离骚》之后,怨声不止。
曾在江边询问过屈平。
清醒又陶醉,醉醺醺又清醒。
笑着指着滚滚江水,诱惑着可以洗涤着头上的缨帽。

诗意:
《渔父词(其五)》是王谌写于宋代的一首诗词。诗人在离骚这篇千古传世之作的影响下,怀着娴静的心境,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屈平的向往和沉醉。诗人通过自己的心灵旅行,寻觅到一个幽静避世的地方,欣忭地与读者分享这种遥远时光的情愫。同时,诗人通过对江水的描绘和缨帽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清新宁静的向往和对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自省自成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境和思绪娓娓道来。诗词以“离骚读罢怨声声。”开篇,透露出离骚给诗人带来的思绪缠绕,怀揣一肚子的怨愤。接着,诗人提到曾向江边问过屈平,表达出对屈平才情的钦佩和对古人文学的敬仰。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身心的变化,清醒和醉醺醺交织交替。最后,诗人以笑指沧浪可濯缨,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愿景。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怀想和世俗生活的选择。通过描绘江水和缨帽,诗词意境明快动人,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

作者介绍

王谌,字子信,自号画溪吟客,阳羡(今江苏宜兴)人。能诗,与释绍嵩等多有唱和。有《潜泉蛙吹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江湖后集》,卷一三录有其诗六十余首。 王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高不至元恺,下不为庶顽。木雁有不幸,雾豹藏其斑。天衢龙凤翔,万一冀附攀。未若颂我酒,善闭刘伶关。岁寒昆虫蛰,日暮飞鸟还。小侯大者王,焉识商颜山。

福胎当日起燕然,始信兴亡不属天。谋国自知无秘计,何时归把牧羊鞭。

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五月方见青,七月霜便寒。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自从征人掘此窟,戍马饮之如飞翰。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

忆昔从戎出渭滨,壼浆马道泣遗民。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烧纸船头祭水神,杯盘灯火夜青荧。老巫得珓舟人喜,想象灵君醉未醒。

小著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风炉歙钵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

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万物芸芸,各归其根。识得根源,玄牝虚传。

二公诗格老弥新,醉后狂吟许野人。坐看青丘吞泽芥,自惭黄潦荐溪蘋。两邦旌纛光相照,十亩锄犁手自亲。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献颂请东巡。

悃愊古循吏,宽和乡善人。鸾宫六老会,月墅四时春。转眼园松老,惊心宰木新。来迟伤杜牧,宾主总成尘。

嫩水采蓝,遥堤映翠,半雨半烟桥畔。鸣禽弄舌,蔓草萦心,偏称谢家池馆。红粉墙头,柳摇金缕,纤柔舞腰低软。被和风、搭在阑干,终日绣帘谁卷。春易老,细叶舒眉,轻花吐絮,渐觉绿阴垂暖。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追念凤城人远。惆怅阳关故国,杯酒飘零,惹人肠断。恨青青客舍,

夙昔皆黄绶,差池复琐闱。上田无晚熟,逸翮果先飞。前路舟休系,故山云不归。王程倘未复,莫遣鲤书稀。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宝书为君掩。瑶棽讵能开。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桂水日千里。因心平生怀。

鸣蝉泊雨晴云湿。游龙翦岸涪江碧。气候尔和平。满家浑是春。公堂虽有酒。不敌公真有。寿宿对魁星。颊红衫鬓青。

水精盘跃锦鳞鱼,闷于渊沉海岸居。秀世竹鸣金鸑鷟,观空波涌玉蟾蜍。轻明缨络垂身后,重叠芙蓉衬足初。曾向梦中潜祐我,烁人仪表降蓬庐。

每度芙蓉岭,愁眉惨不开。有命终须过,无灾不再来。

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閒中滋味谙来惯,懒费心情为节辰。丹篆但期诗崇出,红泥俄见酒壶新。移船遣送随鱼信,洗盏开尝对鹤宾。绝胜渊明过重九,东篱空伴白衣人。

盟缔慈恩十四年,匆匆话别戍梅仙。便家泽国冰溪壤,得庇皇华刺史天。事到直须行已志,官卑最喜近氓编。许多静定清修力,警戒声名企昔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