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愁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作品评述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到了,我来到永乐文长老院,文长老病好了退院。
听说巴叟病卧在偏僻的村庄,我来到他的门前,在月光下敲门。
过去的事情像昨天一样,就像过年的时候一样。我的身体虽然没有死去,但还是要重新评判自己的人生。
年老了,我不再怀念故土,我病了却没有开设堂会,却更加尊重道义。
只有我这个独居的人,和过去一样孤独的仙鹤,举头见到客人就像是长篇大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轼在夜晚来到长老院探望病愈的文长老的心情和感慨。诗中提到了巴叟,巴叟是一个病卧在偏僻村庄的人,他的病情让人感到忧愁。苏轼在夜晚敲门拜访他,显示了他对巴叟的关心和尊重。

诗中提到的"往事过年如昨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脆弱,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但过去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作者提到自己的身体虽然没有死去,但仍然需要重新评判自己的人生,这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追问。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自己的一种态度。他说自己年老了,不再怀念故土,病了却没有开设堂会,更加尊重道义。这表明作者对身份和地位的看重已经不再重要,他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

最后,诗中提到的孤栖的仙鹤举头见客像长篇大论,表明作者在孤独中依然有自己的追求和主张,他用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待客人和与人交流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探望病愈的文长老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人际关系的看重,以及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意愿。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清风来望苑,遗烈在东藩。此日升缑岭,何因到寝门。天高不可问,烟霭共昏昏。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空馀商岭客,行泪下宜春。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百揆方时叙,重离

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凄清湿高枝,散漫沾荒土。

秀邸多英俊,惟公最有声。君陈兼孝友,子政极忠精。白璧千金价,青云万里程。皇天无老眼,名位止专城。

草堂列仙楼,上在青山顶。户外窥数峰,阶前对双井。雨来花尽湿,风度松初冷。登栈行不疲,入谿语弥静。云能去尘服,兼欲事金鼎。正直心所存,谄谀长自省。适知幽遁趣,已觉烦虑屏。更爱云林间,吾将卧南颍。

壶山好,胆气不妨粗。手奋空拳成活计,眼穿故纸下功夫。处世未全疏。生涯事,近日果何如。背锦奚奴能检典,画眉老妇出交租。且喜有赢馀。

金珠富贵吾家事,常渴佳期乃寂寥。偶用至诚求雅合,良媒未必胜红绡。

天远鸣榔双桨浦,夜凉吹笛十家村。如今鬼出无人过,深闭柴门自断魂。

王都观阙两巍巍,远道观光亦已稀。当念功名方发轫,可辞尘士暂侵衣。春风咫尺君得意,晚岁伶仃我欲归。傥过南山语理弟,尺书因冷倦重挥。

人生行止莫非天,万里风波一叶舡。时有宾朋慰牢落,宁论远道困行躔。

泰山鲁所瞻,终南乃秦望。西侵井络阔,北压鹑野旷。条梅韫名材,金玉富珍藏。飘风何烈烈,万物尽摇荡。屹立不倾倚,势与厚坤壮。有如牧伯贤,斯民蒙保障。雪霜举世寒,千里独重纩。病夫伏闾里,非能事微尚。顾无孤高实,藻饰安可强。景行虽不忘,讵敢承嘉贶。

南池荷叶叠青钱,玉山门外君著鞭。南池荷叶成青繖,问君东游何当返。闻道湖州又楚州,旧隐故乡宜款款。清晨剥啄叩我门,我不出门非是嬾。不知何物苦相干,能令人热令人寒。偶然脱命冰炭里,至今体不胜衣冠。溪流落尽才如带,想见南池空聚块。更无小鸭睡枯荷,况有红妆依翠盖。

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露下凉生簟,无人月满庭。难闻逆河浪,徒望白榆星。树绕孤栖鹊,窗飞就暗萤。移时宿兰影,思共习芳馨。

稚老丁宁劝复回,烟霾秋静九关开。定知青琐黄扉去,那得朱旛皂盖来。

尚书当年,蓬矢桑弧,初度佳期。是词林老虎,文场威凤,人中祥瑞,天下英奇。太守买臣五十岁,中书坡老五十一岁,五十二年回首非。人间事,且开眉一笑,醉倒金卮。阿婆还忆年时。也曾趁鸿胪拜玉墀。念青衬荷叶,嫁衣尚在,青铜菱影,破镜犹遗。半席寒毡,一官俯首,造物还应戏

池塘烟暖草萋萋,惆怅闲宵含恨,愁坐思堪迷。遥想玉人情事远,音容浑似隔桃溪偏记同欢秋月低,帘外论心花畔,和醉暗相携。何事春来君不见,梦魂长在锦江西。

黄云万顷一时收,喜见高空风露秋。岁事及今将告毕,人生到老盍归休。固知景物能与感,亦有痴人苦过忧。胸次果然无一累,岂容秋月使人愁。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平生驰驱分,非谓杯酒仁。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看君孤舟去,且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