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野祭》
拼音和注音
gǎn shí jí yě jì , hāo mù wú yǔ b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野祭:在野外祭祀。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穿阛得古径,径尽荒阡开。
白杨偃冢草,风定声犹哀。
脉脉下黄日,沙烟上盘回。
流萤作燐色,飘荡随纸灰。
感时集野祭,蒿目吾与悲。
贵贱悟齐物,生前知尔谁?
金石易消铄,存者但形骸。
百年有尽日,万古无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