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忆昔五首

忆昔华年气似云,雪湖终日醉醺醺。
室家未有儿和女,宾主相忘我与君。
岂信乱离生白发,犹思歌笑调红裙。
扁舟一问桃源路,治乱当时自此分。

作品评述

诗词:《雪中忆昔五首》
作者:方回(宋代)

【中文译文】
忆起往昔的华年,生命的气息仿佛云一般飘渺。
在雪覆盖的湖面上,整日沉醉在迷离的情绪中。
家中尚未有儿女的欢声笑语,来宾和主人相互忘却,只有我和你。
虽然不愿相信离散带来白发的沧桑,却仍怀念曾一同歌笑过的红裙。
乘着小舟询问通往桃源的路,那时的治乱由此开始分离。

【诗意赏析】
《雪中忆昔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通过回忆和思考过去的岁月,表达了对华年时光的感怀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以雪中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的第一句“忆昔华年气似云”以回忆的形式引入,将年少时的生命气息比喻为飘渺的云,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接着,诗人描述自己沉醉在雪覆盖的湖面之中,将自己的情绪与外界的景物融为一体。这种沉醉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

第三、四句表达了家庭和友情的温馨与失落。诗中提到作者尚未有儿女,暗示着家庭的缺憾和孤独感。而“宾主相忘我与君”则强调了友情的珍贵,无论是宾客还是主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只有作者和朋友之间的情谊依然存在。

在第五、六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岁月变迁的矛盾心情。他不愿相信离散和岁月带来的衰老和沧桑,但又无法抑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这种矛盾的情感通过“犹思歌笑调红裙”这一形象描写得到了体现。

最后两句“扁舟一问桃源路,治乱当时自此分”则是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扁舟一问桃源路,象征着诗人的探索和追求,寓意着他希望找到一个安宁祥和的理想世界。而“治乱当时自此分”揭示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认识,认为这个分界点是导致治乱的起点。

整首诗以雪中景色为背景,通过回忆和思考过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友情和家庭的珍视,以及对时代和命运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空间。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懒向妆台对镜鸾,罗衣怯薄正春寒。黄金络索珊瑚坠,独立春风看牡丹。

名区与利垅,羊肠竞攀跻。谁能为芳草,四旷成幽栖。春风一凭栏,秀色无高低。山遥不作障,水近何妨隄。只恐金气寒,黄枯变碧萋。坐令群目惊,有似七圣迷。人心无天游,六凿相攘挤。但於平处观,众有何端倪。日月互宾送,景物随乖暌。彼昏如执著,惟君试金篦。

天佑炎图生国瑞,蓝田暂屈英僚。始知昴宿降璇宵。中元前五日,七夕後三朝。江教风流临此政,少年潇洒奇标。行看峻擢相熙朝。功名前稷契,寿算等松乔。

杜牧寻春苦未迟,水晶宫里旧题诗。小鬟莫讶腰如束,善唱白家《杨柳枝

名贤奋虀盐,约略出母教。功烈满青史,一灯食其报。卓荦光河公,逸事寒榴照。执卷机织旁,枢牖影廊庙。孤鹤培毛翮,腾作九天啸。清文丽玉堂,高勋耸云峤。辉光浴中外,筹策播入告。岁月恋恩勤,梦暖萤点耀。写为宵课图,依依儿时貌。尚书恢前谟,诸孙并英妙。传家历三世,箧衍

杨柳丝丝一径斜,碧溪循绕野人家。东风二月春如海,开遍一山桃杏花。

是邑经兵火,今缠补少痕。要教民击坏,毋遣吏椎门。文惠残碑在,坡仙醉墨存。公余勤物色,幽兴入琴樽。

郁于内者怨也,阻于外者愁也,犯于性者情也。三者有一贼于前,必为颠、为沴、为早死人。邺专仁谊久矣,有举不得用心,恐中斯物殒天命,幸未死。间作《四怨三愁五情》以望诗人救。

上路传呼万毂流,羸骖踏月五更愁。城门争道无因入,始恨车前欠八驺。

夜雨恰一尺,新身高九分。烟深数峰暗,涧急满山闻。苍蔚添新翠,溟蒙蔼暮云。田家方乐岁,泥淖也忘勤。

绝景都忘峡路长,江风时送野花香。峰排玉帐腰凝雪,泉溜珠帘乳滴房。后日奇山犹续续,而今伟观已堂堂。雄篇曲尽形容妙,满袖珠玑到旅囊。

世事悠悠天不管,春风花柳争妍。人家寒食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千里故乡千里梦,高城泪眼遥天。时光流转雁飞边。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昔我堕极南,去兹千万山。见面夫岂易,附书良亦难。官今听之归,连日乃获语。洗苏尘埃怀,如久旱得雨。君才日苍苍,略已千丈长。计其所功用,可中栋与梁。如我蓬艾等,怒长不尺寸。秋风一摧折,仅可供束蕴。宜君有声名,光彩益以新。而我复何事,强谓诗穷人。春秋了集义,诗笺

三复诗翁白雪篇,渴尘俄得醉心泉。高人固已追摩诘,好句还应压玉川。快似凉风来木末,清如皓月出云边。呼儿好为藏巾笥,莫许闲人取次传。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一句印灵台。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

巨山蒙仲昔同官,对峙诗家两将坛。昭武即今闻有子,文星高照七闽寒。

无问其津问其备,秦牍于今祖谁作。三年戌卒箭痍深,长夜破胆鐎铜音。文皇不共□□□,三五须从卖生说。曲江赐酒黄封瓶,仙韶度曲宫花明。江东六月归来早,江西先拜梭山老。苏子书中挦策备,叶家肆时偷新作。南宫卷子不须深,句顺声谐即好音。凋古曲高虽句绝,辞来意密谁笺说。

老倒南山犯真律,三生凿破寒岩石。不立名中强立名,弗狼籍处成狼籍。儿孙膝下有黄金,拨草瞻风远访寻。三拜起来发一叹,方知老子错留心。天真自性佛不管,顽石头边讨甚碗。费尽钳鎚多破绽,乌藤紧捉从头看。

真儒正学久无传,酝藉如公独粹然。要以古人为准的,肯从余子事拘牵。词源涌思流三峡,学海波澜障百川。灯火夜深犹不倦,口吟六艺相仍编。

北鸟飞不到,南人谁去游。天涯浮瘴水,岭外向潘州。草木春秋暮,猿猱日夜愁。定知迁客泪,应只对君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