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

丝丝梅雨湿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
醉听画楼思远曲,艾枝簪满碧巾纱。

作品评述

《重午》是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诗词作品。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悠扬、富有诗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中的“丝丝梅雨湿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展现了一幅细腻的画面。梅雨季节的细雨轻柔地洒在盛开的榴花上,雨丝如丝般细腻,榴花因雨而显得湿润。同时,描绘了女子佩戴钗和发饰,细长的鬓发犹如鸦鸟般轻盈飞舞,形成了一幅雅致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女子的容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女性之美的赞美。

接着,诗中描述了诗人醉听画楼中远方音乐的情景,描绘了一种宴会场景。画楼是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音乐的陶醉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借酒浓情,愉悦地聆听着远方传来的曲调,寄托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中出现的“艾枝簪满碧巾纱”给人一种婉约的意境。艾草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常用于祈福和驱邪。诗人将艾枝插在碧色的巾纱上,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细腻的描写,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音乐和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追求。同时,通过对细节的塑造,营造了一种婉约、雅致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艺术造诣,又传递了作者对美的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竹里行厨,来问讯、诸侯宾老。春满座、弹丝未遍,挥毫先了。云避仁风收雨脚,日随和气薰林表。向尊前、来访白髯翁,衰何早。志千里,功名兆。光万丈,文章耀。洗冰壶胸次,月秋霜晓。应念一堂尘网暗,故将百和香云绕。算赏心、清话古来多,如今少。

谁标此阁作悠然,万事无非信手拈。参得东篱把菊意,不妨老远引陶潜。

燕燕于飞引蝶狂,娇莺歌懒笑蜂忙。庭前萱草台前竹,也学春风舞绿杨。

遍参初自浙江回,梵刹金铺始奂开。袖手却来岩下住,萧然一迳长莓苔。

信彼称灵石,居然狎遁栖。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谿.夕阴起层岫,清景半虹霓。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仆也颍阳客,望彼空思齐。傥见山人至,簪蒿且杖藜。

刘根丹篆三千字,郭璞青囊两卷书。朱渚矶南谢山北,白云深处有岩居。

指天指地,点胸点肋。将谓六识未具初生孩儿,元来通身是胆白拈正贼。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谩夸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

进善惩奸立帝功,功成揖让益温恭。满朝卿士多元凯,为黜兜苗与四凶。

一入经战场,白马不足数。白马不敢嘶,春风在场圃。

长贪山水羡渔樵,自笑扬鞭趁早朝。今日建谿惊恐后,李将军画也须烧。

故人天下定,垂钓碧岩幽。旧迹随台古,高名寄水流。鸟喧群木晚,蝉急众山秋。更待新安月,凭君暂驻舟。

擂罢城头鼓,膏凝烛下盘。窗留三尺月,纩挟五更寒。事事华巾结,年年纸帐宽。梅花正好在,青女莫摧残。

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幸有琴书堪作伴,苦无田宅可为邻。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

朝来一无风,秋暘剧炎锐。当年屏翳动,松竹发清吹。风岂怜我老,飘萧翔异气。泠然濯烦襟,苏息殆天意。

谪仙当日事狂游,槌碎黄鹤夸风流。有无较版则且置,格高兴逸吞山邱。故宫登楼名偶似,远眺欲见蓬瀛洲。陡思我祖开创艰,守成予责增惕愁。

老来足力觉全衰,一日山行两日疲。归去蹇驴须买得,山中出入不嫌迟。

末耜笔偿,自神农氏。稼樯滋殖,为农者始。作配明祀,奠以告虔。万世佃渔,帝功卓然。

贯珠一夜奏累累,尽是荀家旧教词。落尽梁尘肠不断,九原谁报小怜知。

翠竹谩连云,天风不到。帘幕重重自热恼。冷香忽至,爱惜当同芝草。井花浮碧玉,炎威归。酒渴想东邻,忧心如扌寿。纳履生疑谩悔懊。未容沈李,相对尊前倾倒。报君惟短句,琼琚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