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岑参的《送魏四落第还乡》
拼音和注音
dōng guī bù chèn yì , kè shě dài shèng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称意:合乎心意。《汉书·盖宽饶传》:“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唐权德舆《放歌行》:“男儿称意须及时,闭门下帷人不知。”明高启《练圻老人农隐》诗:“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饘。”鲁迅《书信集·致辛岛骁》:“此地的学校并不称意,甚感无聊。”
客舍:(书)(名)旅舍;旅馆。
戴胜:1.戴玉琢之华胜。为古神话人物西王母的服饰。2.借指西王母。3.亦作"戴鵀"﹑"戴任"﹑"戴纴"。鸟名。状似雀,头有冠,五色如方胜,故称。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原诗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魏侯池馆今尚在,
犹有太师歌舞台。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