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梁寅的《拟古十二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nán zhōu chǎn jiā jú , zhū shí rì guāng xu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日光:1.太阳发出的光。2.时光。
梁寅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原诗
南州产嘉橘,朱实日光炫。
燕晋誇枣栗,连林极丰羡。枣栗充糇?,足以饥馁咽。
橘酸良不如,亦可笾豆荐。
踰淮或成枳,性移贵反贱。
贤哉钟仪子,土风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