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吕南公的《送及之丞公》
拼音和注音
sì zǐ chuán jiā fǎ , gū fāng yìng shì l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家法:(名)①古时师生相授的学术理论和治学方法。②封建家长统治家庭或家族的法度。③封建家长责打家人的用具。
传家:传家事于子孙。传给子孙或子孙世代相传。
士林:士林shìlín学术界、知识界他交游甚广,认识不少士林中的人
嗣子:1.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2.旧时称嫡长子。3.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
吕南公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原诗
先朝贤御史,风彩九州钦。
嗣子传家法,孤芳映士林。
忠良常在我,便佞不关心。
得庆宜蒙福,时清岂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