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晏国师喝水岩

古砖出唐井,豫识国师名。
於此坐禅处,喝回流水声。
如何神晏塔,移作李纲茔。
见说山中石,不平空自鸣。

作品评述

《题晏国师喝水岩》是宋代赵与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砖出唐井,豫识国师名。
於此坐禅处,喝回流水声。
如何神晏塔,移作李纲茔。
见说山中石,不平空自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题目为《晏国师喝水岩》的景点。诗人赵与滂描述了古老的砖石从唐代的井中出土,使人想起了晏殊,晏殊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在这个地方坐禅,聆听流水的声音。诗人将这个地方比喻为晏殊的塔,将晏殊的名字与李纲的坟墓联系在一起。诗人还提到了山中的石头,它们自己发出不平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同时融入了文人情怀和哲思。首句"古砖出唐井,豫识国师名"揭示了这个地方的古老和历史,同时提到了晏殊这位著名文人。"於此坐禅处,喝回流水声"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地方静心冥想的境界,回荡的流水声给他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启发。"如何神晏塔,移作李纲茔"将晏殊的名字与李纲的坟墓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历史的转变和人事的更替。最后一句"见说山中石,不平空自鸣"则引发了对石头自鸣的思考,可能是对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的赞叹和思索。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传达了对历史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奇妙现象的赞叹。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意象,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体悟,同时也启发读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推荐

瑞应阴符尽索看,封题欲寄意盘桓。自惭才识非通敏,不得同归得异端。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惆怅去年来,心知未能道。今朝一开口,语少意何深。愿引他时事,移君此日心。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及至死生际,何曾苦乐均?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孤孑。有如林中竹,忽被风吹折。一折不重生,枯死

风叶相仍下,家童未埽除。绵联封蛰户,残缺带虫书。

破篱犬吠月将落,曲沼蛙号天欲晴。日出东方尘满眼,不如欹枕梦魂清。

快阁江鸥远避人,西昌山月暗吹尘。百年卓茂传诗印,印出风光色色新。

黄浦滩头水拍天,寒城如雾柳如烟。月沉未沉鱼触网,潮来欲来人放船。

逝波不可回,白鸟不可驯。古人成感慨,今人犹古人。

夫君清且贫,琴鹤最相亲。简肃诸曹事,安闲一境人。陵山云里拜,渠路雨中巡。易得连宵醉,千缸石冻春。

弱龄性淡泊,郑圃吾其师。及兹拙生事,穷窘常经时。无方可纡包,何以宣中怀。柴门蔽残席,咏书倦徘徊。呼儿促觞至,目玩天云飞。山鸟送新响,日迟花露滋。颓然醉檐下,不省何如时。虽非富贵乐,富贵乃所乖。

信天缘,何为者,非达亦非贤。终朝开咮不敢仰,待鱼落咮急下咽。大鱼变化小鱼黠,谁肯效命于尔前。皇天日月高,无心怜尔曹。几欲强求索,岂不监漫画。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

腕脱何须问小童,汗流聊复慰衰农。联翩天下一轮月,簸荡人间万竅风。萤火招来还自照,蚊雷挥去觉群空。散仙未办朝阊阖,乞与羲皇笑傲中。

不假文殊神通,休要罔明弹指。尔时灵山会中,女子从定而起。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馀。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势激三千壮,年应

应龙未遇风云起,仰活泥沙数尺水。彼能坐致千里泽,可怜一掬何难致。时哉未遇可奈何,一掬虽微安敢易。谁能寄语潭中鱼,相聚须臾莫相忌。

高居拥旌旆,辉映汉江曲。富贵一朝异,窈窕辞别屋。含笑落日迟,浩歌湘水绿。山川不可逾,安得遥相逐。佳丽诚足珍,凉薄难见录。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敖恶无厌,不畏颠坠。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如何反是,以为乱矣?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夜雨一再作,灯前独咏诗。影看孤鹤瘦,吟答断蛩悲。幽梦悠然觉,清笳何足吹。残年犹几日,已矣媿明时。

春色初回杜若洲,隔烟时见矫轻鸥。嵩云缑月年年梦,楚柁吴樯处处愁。鱼跃银刀论网买,酒倾绿蚁满杯浮。前生杜牧吾身是,又向江南遍倚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