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影答形
丹青写君容,常恐画师拙。
我依月灯出,相肖两奇绝。
妍媸本在君,我岂相媚悦。
君如火上烟,火尽君乃别。
我如镜中像,镜坏我不灭。
虽云附阴晴,了不受寒热。
无心但因物,万变岂有竭。
醉醒皆梦耳,未用议优劣。
作品评述
《和陶影答形》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丹青画你的容颜,我常常担心画师不够娴熟。
我依照月亮的光芒出现,我们的相似超越了一切奇绝。
美丽与丑陋本在你身上,我怎能取悦于你的相貌。
你如同烟上的火,火熄灭了,你才离开。
我如同镜子中的影像,即便镜子破裂,我也不会消失。
虽然说附和着阴晴的变化,但我不受寒暑的影响。
心无所系,只因为外在的事物,万变也不会使我耗竭。
醉与醒都只是梦中的幻象,我未曾用来评判优劣。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苏轼对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中的"我"指代苏轼自己,"君"指代他所描绘的人物。诗人将自己与他人进行了比较,表达了对自身和他人不同存在方式的思考。
诗人以丹青写君容的方式,描绘了君的美丽和丑陋,并表达了自己对画师能否准确刻画君容的担忧。然而,诗人自己以月亮的光亮为依据出现,与君形象相似度超越了一切奇绝。这里的月亮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光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诗中描述了君如火上的烟,火尽则君离去,而诗人则如镜中的影像,即使镜子破裂,也不会消失。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永恒存在的信念,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诗人认为自己的心无所系,只因为外在的事物,万变也不会使自己耗竭。这里表达了诗人超越形式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内在力量的坚信。
最后,诗人提到醉与醒都只是梦中的幻象,暗示了一切评判优劣的观念都是虚幻的。这里诗人拒绝用传统的标准来评判自己和他人,表达了对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
赏析:
《和陶影答形》以对话的形式呈现,通过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自身与世界的认知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描绘了自我与他人的对比,并表达了对自身内在力量的坚信和对传统评判标准的拒绝。
诗人对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内心的自由表达充满了自信和超越传统的力量。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