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百字令.题方兰坻摹秋厓竹垞图卷,即用原唱韵》
拼音和注音
gǎn wǒ piāo líng , jiāng hú zài jiǔ , wú fēn qī qiū h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飘零:(动)①(花叶等)凋谢坠落;飘落:黄叶~。[近]飘落。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漂泊:~异乡。
丘壑:(名)①山谷,借指隐居的地方:埋名~。②比喻深远的思虑:胸有~。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餐烟卧月,系红莲艇子,鸳湖小泊。
万箭琅玕梅里道,我有冷怀遥托。
书叶亭荒,醧花舫冷,谁继年时乐。
倦翁圃在,风流一样零落。
犹幸大阮琅环,小方山静,词画重斟酌。
无恙六峰眉影瘦,依旧颦春向幕。
感我飘零,江湖载酒,无分栖丘壑。
拈毫补句,凄然调变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