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

田里冯生甯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
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
骑上下山亦疏矣,儵从容出何为哉。
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潇潇殊未回。

作品评述

《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幅田园景色和作者自我安慰的心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田里冯生甯屑去,
湖海陈侯犹肯来。
诗书好在家四壁,
蒲柳蓊然城一隈。

骑上下山亦疏矣,
儵从容出何为哉。
市桥十步即尘土,
晚雨潇潇殊未回。

中文译文:
冯生甯从田地里离开,
陈侯从湖海中仍然前来。
诗书最好在家的四壁上,
蒲柳郁郁葱葱围绕城墙。

骑马上下山也很从容,
为何匆忙地出门行走呢?
市桥上走十步就有尘土,
晚雨纷纷才开始回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田园景色和自身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

诗的开头提到冯生甯离开田地,陈侯仍然前来,暗示着流动的人事物,暗合了人世的变迁和无常。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诗书和温馨家庭的喜爱,将诗书收藏在家中的四壁上,同时描绘了城墙周围蒲柳茂盛的景象,展现了宁静和安逸的生活场景。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作者描述了自己骑马上下山的从容自在,暗示着他对世俗荣辱的淡漠态度。然而,他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质疑,问自己为何出门行走,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矛盾思考。

最后两句中,市桥上的尘土和晚雨的不归,象征着人世的浮沉和无常。市桥十步即尘土,意味着尘世的繁华和喧嚣;晚雨潇潇殊未回,暗示着时光的流失和不可逆转的变化。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我思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人世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垂要理真诠。下缺

台室名曾继,旌门节暂过。欢情老去少,苦事别离多。便为开樽俎,应怜出网罗。百忧今已失,一醉孰知他。帝德千年日,君恩万里波。许随黄绮辈,闲唱紫芝歌。龙衮期重补,梅羹伫再和。嵩丘来携手,君子意如何。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岊。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合欢叶暮卷。爵林声夜切。垂景迫连桑。思仙慕云埒。荆实剖丹瓶。龙刍汗奔血。别握乃夜光。盈车非玉屑。细柳空葳蕤。水萍终委绝。黄符若可挹。长生永昭晳。

万壑千岩自古传,青鞋布袜更谁先?泛舟菰脆鲈肥地,把酒橙黄橘绿天。秦篆旧碑荒草棘,禹书遗穴惨风烟。谁知陆子登临日,已近浮生八十年。

桂轮斜落粉楼空,漏水丁丁烛影红。露湿暗香珠翠冷,赤栏桥上待归鸿。

我本无心士,终非济世才。虚舟人莫怒,疑虎石曾开。蚊负愁山重,葵倾喜日来。欲将嘲强解,真意转悠哉。

此回来,缘甚故。不谓营生,不为儿和女。不谓荣华夸五裤。思忆劬劳,特地辞坟墓。奠酒时,开地府。九祖生天,共结神仙侣。非是修行难救度。何必三牲,祭祀千千数。

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五月方见青,七月霜便寒。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自从征人掘此窟,戍马饮之如飞翰。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

西山名节太峥嵘,洪魏同时俱有声。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婺女谏官良解事,正邪辨析极分明。

独携瓶锡新安去,寒雨西风落叶频。江水浅深清见底,山程高下险摧轮。社中香火延开士,肘后方书济俗人。乡树再寻南国路,禅房空锁帝城尘。旧傳心印都忘念,自有衣珠岂患贫。四众仰瞻谁见顶,千家应供定分身。宰官多结空门友,外护须依守土臣。想到临川逢内史。翻经相对一嚬伸。

池上红深绿浅时,春风荡漾永逶迤。南州鼓舞归慈惠,东观壶觞惜别离。远岫烟云供醉眼,双溪鱼鸟付新诗。陵阳岂是迟留地,趣驾追锋自有期。

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鹿门才子不再生,怪景幽奇无管属。

夏启我君子,周储上帝宾。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空馀商岭客,行哭下宜春。

妙誉相高耸一乡,士林注目看轩翔。玉蹄骏欲腾先路,金距雄思擅旧场。只待秋闱排甲乙,稳携晓砚写文章。如今老将虽无勇,忆拔蟊弧尚激昂。

玉笋初辞鵷鹭群,一麾来此振余芬。三槐事业他年看,五裤歌谣随处闻。方丈可量閒日月,泰阶还赴旧风云。年年东注松江绿,浑欲朝来寿使君。

红映阑干绿映阶。闲闷闲愁,独自徘徊。天涯消息几时归,别後无书有梦来。後院棠梨昨夜开。雨急风忙次第催。罗衣消瘦却春寒,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求予追和。屈指三十余年,三老仙去久矣,今昔之感,不能己于言也。时重逢元夜心暗惊。忆当年、诸老放晴。对芳景、张灯火,画堂深、箫鼓到明。乌衣巷口东风在,甚而今、春草乱生。试点检、繁华梦,有梅花之一三十九首

共爱青山住近南,行牵吏役背双骖。枉书独宿对流水,遥羡归时满夕岚。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陨坠。旦暮晦盲。幽暗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反见纵横。志爱公利。得楼疏堂。无私罪人。憼革二兵。道德纯备。谗口将将。仁人绌约。敖暴擅强。天下幽险。失世英龟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比干见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

天涯逢我病,秋晚送君忙。感慨交情厚,留连别恨长。宾筵犹雪观,客路已云庄。摇落郴江路,应须忆醉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