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倦知翁近感

过师枕席万全不,遮道壶浆孰献酬。
行帐云垂尾闾海,前锋尘接秣陵秋。
从来崩坼成儿戏,赢得荒唐写客愁。
一老观星揩泪眼,欃枪斜指少微留。

作品评述

《次和倦知翁近感》是近代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师枕席万全不,
遮道壶浆孰献酬。
行帐云垂尾闾海,
前锋尘接秣陵秋。
从来崩坼成儿戏,
赢得荒唐写客愁。
一老观星揩泪眼,
欃枪斜指少微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诗人以巧妙的形象和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强烈的哀怨之情。诗人通过反复使用荒唐、愁、泪等词语,表达了他对战乱和苦难的深切忧虑和无奈感。诗中的师枕席、道壶浆、行帐云等形象,通过视觉和感官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疲惫。

诗人通过诗词的艺术表达,以巧妙的方式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他以一老观星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理解的智者的形象。通过一老观星揩泪眼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于战争和苦难的无尽痛惜。而欃枪斜指少微留的描写,则暗示了战争和混乱给人们带来的不安和凄凉。

整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和战乱的深刻关注和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困境,也引人深思,让读者对于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有所思考。

诗词推荐

冲风挟雨到苏州,赢得樯乌半日留。岂是甘棠无剪伐,浪持使节几经由。群观底事多耆老,一笑犹能认故侯。回首齐云旧游处,西山端欲送行舟。

江莎渐映花边绿,楼日自开池上春。双鹤绕空来又去,不知临水有愁人。

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门生。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讵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天鸙巢蒿草,形躯纤且微。不知怀何事,直上闻天扉。啾啾终日鸣,天听不可希。铩羽口吻裂,落日空悲归。

万事皆零落,平生不可思。惟馀酒中趣,不减少年时。

荃其止乎,禗禗其容。奄横四海,蹇莫之穷。时不骤得,礼焉有终。荃其行乎,余心{左忄右三虫}{左忄右三虫}。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臂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渔监家给无虚市,禾黍年登有酒尊。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

兄弟江南北,时违怅望深。共为糊口计,常有畏人心。但可开家酿,无劳问远岑。团圆归计是,早晚与同寻。

峭绝不可步,肩舆屡颠覆。南北三十里,上下九回曲。两畔沿古松,虬枝乱相续。根迸石齿裂,叶密云气宿。或一盖高张,或万蛇奔促。或魑魅隐见,或虎豹踯躅。纵无游子悲,遇此亦惨目。鼠梯侧将崩,鸟迳深更蹙。吾道岂终穷,朅来意何欲。

小作幽园傍宅开,只须数亩占楼台。石移林屋秋云至,水带松江暮雨来。径草散香迎过屐,砌花分影荫流杯。人家园圃应无数,不似君能日几回。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甿谣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宇宙初开闢,何神立此山。中流天柱石,大地海门关。浪恶蛟龙怒,云深虎豹闲。潮期与日月,千古一循环。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古人搜不尽,吾子得何精。可信由前习,堪闻正后生。东西五千里,多谢寄无成。

迢嶢山上寺,近在古城中。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平生周伯仁,耿耿空洞腹。翛然猿鹤姿,岂辨鸠鹰目。仆射不解事,居士偶题木。种柳仅成五,乐园祗可独。皓首愧商隐,湛恩沾汉漉。城府百无有,丘壑一已足。讵省醉裙红,安识坠楼绿。生经未渠谙,酒颂聊喜读。耳热闻秦声,浪谓肉胜竹。高阳有勍者,盛气如曲沃。直须殿上饮,抚床

上直蓬山远,轻轩截九逵。晓光衔睥睨,秋色静罘罳。渐觉苏裘敝,行嗟潘领衰。鹪鹩自有志,不羡帝梧枝。

仙穴寻遗迹,轻舟爱水乡。溪流一曲尽,山路九峰长。渔父歌金洞,江妃舞翠房。遥怜葛仙宅,真气共微茫。

合谱儿童岁,为僚一再秋。初闻消息报,已作别离忧。急雪将无路,寒江欲断流。相逢宁易得,端为小迟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